-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自卑研究述评
西方自卑研究述评
/孔克勤
【专题名称】心理学【专 题 号】B4【复印期号】2009年11期【原文出处】《心理研究》(开封)2009年4期第3~11页【英文标题】A Review on Western Inferiority Researches【作者简介】李艺敏,河南大学心理学系,开封 475004/孔克勤,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李艺敏,女,副教授,博士。Email: Liyimin@ 从自卑感的概念及其测量、自卑情结及其测量、自卑的原因及其测量和自卑的后果及其测量四个方面对西方心理学界有关自卑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从自卑测量工具的问题、自卑心理结构的问题和自卑特征的问题三个方面对既有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findings on inferio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eeling of inferiority,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the causations and the results of inferiority, and their measurements. Furthermore, evaluations on and prospects of these findings were mad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measurements, the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s of inferiority. 【关 键 词】自卑感/自卑情结/内隐自卑/自卑心理结构
????1 前言????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心理现象,自卑曾引起了西方不同学科的学者们的关注。文学领域中第一个从心理的角度分析自卑的是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研究者M. E. Montaigne(1533~1592),他在其《随笔集》中叹息自己身材矮小,不懂音乐,不会游泳、击剑、跳高。而法国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学家P. Janet(1859~1947)是第一个对自卑作出科学说明的人,他沿袭19世纪精神病学以观念为中心的观点,将自卑当作耻辱的固执观念,认为这是受自己诸事不顺的固执观念支配的体现。????研究自卑最权威的当属奥地利精神病学家A. Adler(1870~1937)。Adler因为撰文捍卫S. Freud的观点而受到Freud的赏识和提拔,于1902年加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并当选为该学会的主席。之后不久,Adler就开始反对Freud的观点,并于1907年发表了论文《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Study of Organ Inferiority and its Psychical Compensation)》[1],扩大了从性到整个有机体的生物学基础[2],提出了人们特别容易患器官的疾病,致使这些器官没有得到发展,或者较其他器官“低劣”,这些天生缺陷由于环境给予的压力在个人生活中产生不少问题,自卑感由此而生。但个体能通过竭尽全力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突出发展能补偿这种缺陷的其它功能来实现“补偿”。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能通过把生理的缺陷改变成优势功能从而获得“过度补偿”。1910年,Adler把他的理论重点从真实的生理自卑感转向“主观的自卑感(或称自卑感)”。这时,补偿或过度补偿都直接指向真实的或想象的自卑[3]。1911年,德国哲学家H. Vaihinger出版了《“虚构”的哲学》一书,提出了“虚构主义”的概念,认为人都是依靠一些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的虚构的目标而生活的[4]。这一学说旋即对Adler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从中引伸出促使人类行动的动机并不像Freud所描绘的那样仅仅被局限于过去的经验,而是在于对未来的期望(虚构),因而提出了“个人奋斗”的概念,认为人有自主性,能够按照虚构的目标有选择性地看待生活中的这些经验,而这种选择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它决定着每个人的发展。德国哲学家F. Nietzsche的“超人哲学”对Adler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20世纪20年代Adler开始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的支配,向上意志促使人要做一个没有缺点的“完善的人”。因此,羡慕别人,胜过别人,征服别人等都是“追求优越”的人格表现[5]。一个人试图用以获得优越的手段就是其“生活风格”。儿童在6岁前就形成了生活风格[6]。尽管这时生活风格还处于潜意识之中,但人的行为已受到它的无形的支配了。生活风格主要包括人的生活目标、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实现生活目标所用的方式。人在思维、情感、行动中处处表现着自己的生活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同时,Adler也提出了社会植入的概念,认为人除了追求比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用氧生产工艺规程.doc VIP
- 200吨汽车吊书说明书.pdf VIP
- 0.中国中铁建筑施工典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工作指引宣贯材料.pptx VIP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专项选聘教师16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HanbellRC系列半封闭螺杆压缩机产品样本-RC系列.PDF VIP
- 15J401 钢梯标准图集.pptx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六年级第2课整理与收纳居室整理与清洁学会消毒 教案.docx VIP
- 技嘉主板H610M S2 DDR4 (rev.1.1)用户手册简体中文(版本 1001).pdf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选调教师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演奏技巧分析5300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