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
人文素养和教师专业成长
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赵国防
电话:3184309
邮箱:zhgf888@163.com
1
案例:
爸爸,你什么时候还我的双手?
2
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
多么凄惨、伤感的结局!
父亲捆绑女孩双手罚站,这一行为无意间透露出了人文关怀的缺失,他是以车为本的。作为父亲,一错再错,令我们扼腕叹息。
教育,怎能容许我们犯错?
生命,怎能容许我们忽视?
呵护生命成长,重视人文素养,是时代对每一个人的呼唤!
案例:
爸爸,你什么时候还我的双手?
3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精神的塑造,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早就发出警告:如果忽视或者轻视人文教育,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 ——北大教授叶朗
关注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素养,每一位教育者的必需。
4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二、教育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
三、当前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失
四、教师人文素养的养成策略
五、坚定地走好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5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人文
“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
素养
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
人文素养
是人的整体素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
6
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7
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
人文知识
人文精神
人文方法
历史知识
哲学知识
宗教知识
美学知识
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
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
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
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
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
直 觉
体 验
内 省
8
二、教育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
(一)教师社会角色的需要: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学生发展的引领者
3.学生成长的合作者
目标制定、方法指导、氛围创设、反思总结……
了解学习意义、资源提供、鼓励猜想验证……
交往、互动、互惠……
9
(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
1.人文素养对于教师价值观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教师的人文素养状况远不让人满意,主要表现为:缺少超越的价值追求,对个人发展之外的、关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价值缺少必要的关注。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9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仰望星空》的诗作,认为“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他说:“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作为以培养人才为职责的广大教师,更应该“经常地仰望天空”,具有超越个人、超越物质的价值追求。
10
2.人文素养有助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实现,增加职业幸福感
“蜡烛”、“春蚕”?!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教师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自己、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因此,教师绝不是照亮别人却毁灭自己的“蜡烛”,而是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也照亮自己前进道路的“火炬”——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创造性的工作所带来的充实和幸福,获取人生价值的永存和人格的升华。
11
“教师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进取的锐气等,都具有精神超越性。这是人性之美、力量之美,是教师职业生命的流淌,是教师内在精神的显现。它既反映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性,又体现了教师自我完善的崇高追求”。
——叶澜
教师“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进取的锐气”,正是人文素养在他们身上的集中体现。
12
3.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把握教学的基本目标。
(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3)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知识”、“做人”……
“人”、“物”……
“个性化”、“集体化”……
13
故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