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十六编-上海宝山区庙行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十六编-上海宝山区庙行镇

第十五编 科技 环保 庙行镇科技工作,始于1958年庙行农业中学科研活动。人民公社成立后,建立公社科技协会,成立科研所,广泛开展农科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政府配备专职科普干部,从事科普工作。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庙行科技工作为菜篮子工程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一批农科技术得到推广运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随着庙行地区工农业的发展,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0世纪80年代,为有效防治污染,政府对农药、化肥使用,采取各种限制措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残留,严禁新办有染污企业,改革企业炉灶,使用清洁能源。整治河道,控制工业污水排放。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至2007年,庙行镇的环境有明显的改善。 第一章 科  技 1958年,北郊区庙行乡农业中学建立了科学研究室,后人民公社成立,建立公社科技协会,以农业中学140亩农田为基地,建立了畜牧场、苗种场、温室、良种繁殖场,成为综合科研所。同时,部分生产队建立科研站,进行农业科技研究及科学技术推广工作。20世纪80年代起,乡镇政府设科普助理,在区科技部门指导下开展科普工作,对庙行地区工业、农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特别是蔬菜良种培育取得很大成功,原本部分蔬菜种子需要引进,农科所成立后通过科研活动,种子不仅自留,而且提供给其他各郊县及外省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节 组 织 机 构 1958年,庙行乡农业中学建立了科研室,后撤乡建社,庙行乡属先锋公社第五大队,公社设农科所。公社文教部长(农业中学副校长)兼任农科所所长。1959年,公社范围调整,建新桥公社,庙行属新桥公社,公社仍设农科所。1961年新桥公社一分为二,建庙行、淞南两社,1962年6月,庙行公社农科所成立。 1983年9月,成立庙行公社科普协会,协会由农副工等各条线的技术骨干组成,会员共87人,分设农业、工业、副业、农机、财务、医药卫生、农村建设等7个学组。科技协会由公社管委会主任张毛弟等9人组成,张毛弟兼任主任,王文兴、朱根荣、唐宝元任副主任,徐仁兴任科普专职干部。1984年,杨兴发任科普干部。 1993年,成立庙行乡科技办公室,副乡长李宏任办公室主任,科技助理李志浩任副主任,成员有张进法、朱顺明、唐宝元。1999年,瞿建生任镇科普干部。2002年,杨福良任镇科普干部。2007年6月,施慧慧接任镇科普干部。 科普协会主要任务:培训工农业各条战线技术人员,如举办各种短期专业培训班,包括速成识图班、制图班、乡村医生培训班。选送生产第一线的骨干,到区(县)科技进修学校学习。利用广播、黑板报、简报等形式,普及宣传各类科技知识。开展科技咨询活动,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开展各种技术交流、比赛活动。 第二节 科 普 宣 传 20世纪90年代,科普宣传深入农村、社区基层。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掌握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90年代,镇科协组织医疗组会同区红十字会、区卫生宣教馆,针对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上街、进村的卫生咨询服务活动。内容有儿童免疫,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老年人自我保健、牙病及眼病防治等。现场采用了照片、图片、黑板报、检查病情、口头咨询、发放卫生知识资料等形式。1991年,康家村朱江巷老人王根元双眼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现场检查及咨询,后到宝山医院就诊,经李海生医师手术,前后不到一个月,使他重见光明,老人非常感动,念念不忘感谢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 1990~2007年,庙行镇(乡)根据市、区科协要求,每年举办科普之夏活动,利用广播、黑板报、科普资料、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科普知识。 2007年,在区科委的支持下,建成北斗星商业广场电子大屏幕,及时宣传各类科学知识。 第三节 科 研 工 作 1982年起,庙行公社由粮棉蔬菜夹种地区成为纯种蔬菜的公社。公社、大队两级都建有蔬菜种子场,生产队建有留种田,配备种子员,三级育种队伍完善齐全,依靠自身的科研活动,改良蔬菜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一、培育优良的杂交品种 番茄 采用北京早红×古巴大红番茄(402)杂交,收第一代良种。 辣椒 采用上海甜椒×杭州尖椒杂交,收第一代、第二代良种。 茄子 采用紫梅条茄×鹰嘴条茄杂交,收第一代、第二代良种。 卷心菜 采用103×60天等组合,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后大面积推广。 王种菜 采用103自交不亲和系×王苗,此品种杂交后大面积推广。 花椰菜 采用103自交不亲和系×60天早花椰菜。此品种杂交后大面积推广。 经过杂交后的新品种,有很大的优点,抗病力强,一般情况下比同期作物产量可增加30%左右,还可提早上市,增加社员收入。西颜生产队采用杂交新品种一代番茄,进行试验,种植7亩地,每亩产71公担,亩产值达1000元左右。 二、改进育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