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诗—李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家诗—李白

專家詩—李白 期末報告 唐代時李白與杜甫之爭 指導老師 文幸福 教授 學生 簡迪齡 中文在職專班碩一GA0952011 九十六年一月十一日 李白與杜甫的生平與事蹟 李白的生平與事蹟 杜甫之生平及其事蹟 李白與杜甫的交往 第二章 唐代時李、杜的優劣之爭 唐代時李、杜的優劣論溯源 盛唐李、杜代表的意義 第三章 結論 第一章 李白與杜甫的生平與事蹟 第一節 李白的生平與事蹟 李白的生平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於唐武后長安元年,卒於唐肅宗寶應元年(西元七○一年~~西元七六二年),但是其家世撲朔迷離.有各種說法可分為二種 一、李白詩文中所述其家世 1. 《上安州裴長史書》:“白本家金陵,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之難,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長江漢。” 2. 《與韓荊州書》:“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3.《贈張相鎬二首》其二:“本家(一作家本)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 二、其他材料所涉李白之家世 1.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九世孫。蟬聯王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 2.魏顥()《》()〔〕:「。。」《》():「。。。。」 綜上所述, 李白一生可分三期: 第一期:七○一至七四一年 蜀: 兒居之所。 安陸: 結婚﹑遊說之所。 齊魯: 求仙學劍之所。 第二期:七四二至七五五年 長安: 官宦﹑縱飲之所。 梁: 快遊之所。 金陵: 憑今弔古之所。 第三期:七五六至七六二年 潯陽: 下獄之所。 江夏: 流亡遇赦盤桓之所。 當塗:埋骨之所。 李白詩歌創作的最大特色,是想像奇特,格調豪放,他的作品,有的悽惻纏綿,有的熱情洋溢,有的高逸空靈,無論五言七言,樂府、律詩、絕句,到了他的手裡都能揮灑自如,氣象萬千。連有「詩聖」之稱的杜甫,也由衷的對他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讚歎! 李白喜歡從高處、遠處、深處著眼,寫出闊大壯美的境界;喜歡用誇張、擬人、比喻的手法,把景物寫奇、寫活。如他描繪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形容朔風苦寒:「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抒發愁憤:「白髮三千丈,離愁似個長」,像這類以驚人想像力和誇張手法,來描寫平凡景物的仙語神句,在李白的詩篇中幾乎是隨處可見的。 作為一代偉大詩人,李白不僅是盛唐詩人的代表,更是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高峰。他兼有諸家之長,鑄鎔鍛煉,形成他詩歌中豐富的色彩與光芒。在他的作品裡,有恬靜淡遠的小詩,有氣象雄偉的長篇。規律、傳統和法則,全部都在他強大的藝術力量下臣服。在詩歌的語言上,所表現出來的是豪放飄逸、自然率真的氣質,所以賀知章才稱他為「天上謫仙人」,也所以,稱之為「詩仙」,也確實是名符其實! 第二節 杜甫之生平及其事蹟 杜甫之生平 杜甫(西元712年~770年),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在長安時曾居城南少陵,自稱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在成都時曾居浣花溪畔草堂,被薦為節度使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又稱草堂先生、杜工部。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文學家庭,其祖父杜審言是初唐的大詩人,其父杜閑,曾任袞州司馬、奉天縣令。七歲學詩,十五歲就令洛陽名士刮目相看。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西元735年)在洛陽考進士不第,困居長安近十年。天寶三年(西元744年),與李白在洛陽相遇,時李白四十四歲,已名滿天下,杜甫年方三十三,尚沒沒無聞。二人相偕暢遊齊魯,訪道尋友,談詩論文,意氣相得。 後至長安,四十歲時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賢院,為奸相李林甫所阻,不得重用。後初獲任命至雲南為河西尉,不就,又改命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專管兵甲器仗及門禁),衣食雖稍有著落,但自京赴奉先省親時,幼子卻已餓死。 安史之亂起,肅宗即位,杜甫奔向鳳翔,授左拾遺。長安光復後,隨帝還京,旋即因直諫忤旨,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西行,輾轉入蜀,投靠劍南節度使嚴武,在成都西郭浣花溪上築草堂棲身,世稱「浣花草堂」。嚴武死後,杜甫出蜀入湘,於湘江旅途中病死。 杜甫之事蹟 幼年游學情況 一﹑子美家世,本出襄陽,自曾祖依藝,為鞏縣令,始徙河南。考其居處,蓋常在偃城(今河南偃師縣,在鞏﹑洛之間),而首陽山下,實為其祖宗墳墓根本之地。...蓋子美遠祖當陽君嘗葬郾師首陽山下;祖審言,祖母薛氏,繼祖母盧氏,亦並葬首陽;子美歿後四十年,亦葬首陽山前。故偃師實惟其真正故鄉,童年游釣之所在也。   二﹑杜甫之游吳﹑越,乃在開元十九年(七三一)(二十歲)。嘗游金陵,登瓦官,下姑蘇,渡浙江,游剡溪。飽覽南朝文物,久之方歸。(據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甫昔時嘗客游此縣於許生處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