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排水系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宫排水系统

故宫排水系统 故宫防涝的智慧 劳维明2017 一、故宫排水系统简介: 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的方略中,水系的规划、设计尤为 重要。紫禁城的排水系统中,一座蓄水量巨大的护城河, 至关重要。但是城内上百座院落的水如何排入护城河,则 要借助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如此严密的排水系统如何运 作? 故宫三大殿三重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瞬间将 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这些被 排出的水,通过北高南低的地势泻入内金水河流出。故宫 的排水,正是综合了各种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 面明沟,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纵横一气的排水设施, 能够使宫内90 多个院落、72万平方米面积的雨水通畅排出。 二、故宫的地势 从地势上看,北京北依燕山,东临渤海, 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水向东南流。从紫禁城来 看,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 米,南门午门地 平标高44.28 米,差约2 米。其排水设施充分利用 了这一地形特点而建。 这套排水系统的总特点,是将东西方向的雨 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流入内金水河。疏 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支线,有 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经过精心测 量、规划设计和施工,每年固定时间淘挖养护。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外安排了完整的排水系统, 减轻了城内的负担。 高低错落,利用地势排水  整体北高南低  太和门庭外南北高中间低  院落:后高前低  三大殿:建在台基上 座落在三个台基上,中间高, 四周低,雨水向四边流泻 总的排水走向从北边向南边,水  御路中间高两边低 通过排水网络汇入内金水河,最 后从东南角汇入护城河。 三、故宫的水沟系统 在普通人看来,也许所谓的排水系统就是紫禁 城广场四周墙根下那浅浅的水沟。其实不然,疏通 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和支线,有明沟、 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纵横交错,主次分明。 这是一套布局复杂,对设计和施工的要求都很高的 完整系统。正因为精妙的设计,它才可能保留至今 并仍在发挥作用。紫禁城排水系统的年头,比紫禁 城本身还要久远,自元朝新建大都开始,到今天已 经在地下埋藏了700 多年。 先在地下按照自然地形的倾斜和规划坡度铺设 下水道,装置排水闸井,再在地面上根据分区布局 的原则进行全面设计。排水工程分为明渠和暗渠, 明渠就是我们能看见的,比如排水沟;暗渠则如蛛 网,密布于地下。 沟渠交错 处处连通 地面雨水 四周房下的明沟 (石水槽) 暗沟 明沟遇到台阶或者墙等 水由地面流进暗沟的入口, 障碍物,则在其下开有圈 多为方石板镂雕成明清铜 东西支线 洞,也被称做“沟眼”。 币形,称作“钱眼”。 从东南角汇 南北干沟 内金水河 入护城河 北京城水系 故宫主要排水网络示意图 涵洞 沟眼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