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触发的视觉艺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触发的视觉艺术

數學觸發的視覺藝術 單維彰 E-mail: shann@.tw Home Page: .tw/~shann 2003 年 9 月 28 日 .tw/~shann/Teach/liberal/CMW/math-vis-art 作者簡介 單維彰,民國 51 年出生於台北市, 1991 年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數學研究所得到博士學位。他的學歷和經歷都很單純,每一個求學階段都按照規定的期限完成,一所學校接著一所學校地讀;博士學位後又繼續進入學校教書,就是中央大學數學系,一直到現在。想想有點可笑,到目前為止,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學校裡度過。 他的專業學門是數學,領域屬於數值分析,這十幾年來的專業科目,從博士論文的主題微分方程數值解,轉移到「凌波」函數 (wavelets) 的計算方法,又逐漸漂移到現在關心生物訊號的分析問題。但是最近幾年他的主要時間和智力,其實都貢獻在關於數學教育的課題上。從基礎數學教育 (在教育部的「前瞻我國中小學數學教育之課程發展」計畫中代為蒐集資料,在國科會的「物件導向數學概念學習與診斷系統」計畫中發展初中階段的數學診斷工具),到高中後數學教育 (在中央大學協調「微積分聯合教學計畫」,撰寫「計算機概論十六講」教材),到大學通識教育 (在教育部的「創意學習」計畫中協調大一基礎課程的合作,「松竹陽梅多元智能學習圈」計畫中擔任『網路多媒體創作』課程的教師),到大眾通識教育 (在漢聲廣播電台講一些普級的數學話題),都有所涉獵。現在這份講稿主要發展於『網路多媒體創作』的授課內容。 所有關於他的可公佈事項都在網頁上,包括所有著作、演講、課程以及執行的計畫等等。他可能已經在網頁上寫超過二十萬字了,慢慢看吧: .tw/~shann 教學目標 這份講義的最終目標是要所有讀者或聽眾接受一個概念:藝術、或美術、本來應該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所有專業活動之中,細心地生活,或者從一個美感的角度來看待自己認真從事的活動,就能體驗或發現美。這種發現人人得而為之,卻不見得能夠實現。在數位影像軟體的協助下,要實現各種偶拾而得的美,變得比較可能,也使得美術創作變得比較普及。 各行各業都能發展專屬於這個專業的技能,也都能發展專屬於這個專業的美。但是,作者受限於本身所知,不可能知道所有專業,也不可能設想所有專業的技能或工作環境或思想概念中,能夠創造出什麼藝術。他只能就他自己的專業,示範一些蒐集來的美術,希望藉此激發讀者或聽眾去創造自己專業中的獨特藝術。 摘要 我們從特殊的曲面函數開始,只是單純地在曲面上著色,就能展現的美感。接著有一些經過設計,使其變形的函數曲線或曲面,也是因為配色得宜,而使得畫面更美。再來,有時候簡單地由亂數產生的圖像和配色,也能在人心目中產生奇異的美感。 由簡單而重複出現的規律所造成的複雜美感,可能是最令人驚訝的美術了。這些景象有些並不陌生,它們可以精確地產生某種自然界的景象,或者人類也曾發明過的圖騰。但是有些景象就似乎從來不曾在日常生活中見過了,甚至就連想像的電影或科幻小說裡也不曾見過。它們奇異而陌生,就好像幻想外太空旅行似的。 限於時間的關係,這裡示範的全是靜態的數位圖像,完全沒有數位動畫、雕刻、詩歌等形式的藝術。其實這些形式的數學藝術也有很多範例,只是都不在這裡討論了。 前言 我們經常沿用傳統地認為,平面視覺藝術只有圖畫和影像兩種。試想,在 1840 年以前,只有各式各樣的圖畫而已;之後攝影術逐漸成熟,被認可為藝術的一種。而社會大眾都能自由參與影像創作,還要再等 60 年,直到柯達公司發明了膠卷和我們現在習用的照相機,大眾才開始有從事影像藝術創作的機會。當然,再過 60 年,日本人製造了傻瓜相機之後,創作的門檻就再度降低了。繪畫和攝影這兩種本來水火不容的藝術,到了 1930 年代,也有具有創意的人將它們融合,而產生新的藝術型態:圖畫與影像的整合藝術。 例如國內知名的攝影前輩郎靜山先生 (我在讀中學的時候曾經是他的「影迷」呢),就是把潑墨國畫與黑白照片作整合的開路先鋒。在此可以拿他的兩份「當年」的「高科技」藝術照片當作見面禮。不過,以前從事這種創作,至少要有高級的暗房技巧,否則免談。自從電腦繪圖軟體與數位影像處理軟體結合,就像柯達當年發明的照相機一樣,使得一般人都可以從事圖畫與影像的整合藝術創作。這種整合,很快地已經出現在日常生活或電視節目的許多角落,因此已經不能算是新鮮的事。 但是,我想要提醒大家,電腦除了提供數位化圖畫與影像的整合能力之外,還提供了一種以前幾乎不曾存在過的藝術根據數學、物理、化學、工程的方程式所描繪的圖形:稱為『測繪圖』(plot);包括曲線、曲面、更高維空間的投影、甚至更抽象的拓樸、代數、統計分佈等等。在沒有電腦的年代,人們幾乎不可能根據這些複雜的方程式畫出相對應的精確圖形。後來,有了電腦,科學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