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在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写此文给韦中立.DOC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在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写此文给韦中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在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写此文给韦中立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柳宗元在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寫此文給韋中立,屬書信類作品。韋中立來信希望柳宗元能擔任他的老師,但當時柳宗元被貶至永州擔任司馬已有九年,貶謫之感漸趨平淡,不想再惹事生非,以免遭有心人士譏諷,故以此書信婉拒。文中提及自己不敢為人師的考量,表明希望能和韋中立「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互相切磋以增進交流,並分享自己治學的經驗與方法,彼此雖無名分上的師生關係,亦可以發揮從師問學的實質效果。   唐代從師問學的風氣低迷,韓愈作師說以轉變世人對從師問學的態度;相較之下,柳宗元則低調推辭韋中立拜師的請求。兩者的作法雖有所不同,但對於提倡學習風氣,推尊儒學,建立道統的看法並無二致。    柳宗元,字子厚,解縣(今永濟市)人,世稱柳河東。生於大曆八年(西元七七三年),卒於唐元和十四年(西元八一九年),年四十七。   貞元九年(西元七九三年)進士。貞元二十一年,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誼當政,推動政治改革,拔柳宗元為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西元八○五年),唐憲宗即位,王、韋黨人皆被罷免,柳宗元貶為永州司馬。元和十年,調回京師,不久再貶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在職期間病逝。   柳宗元仕途坎坷,古文與韓愈齊名,世稱「柳」,為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古文擅長議論,條理清晰;留心觀察社會百態,藉寓言剖析人情,針砭時政。長於山水遊記,以凝鍊的語言、細膩的描寫,抒發懷才不遇之情。柳宗元逝後,劉禹錫為其編集遺稿,以柳河東集傳世。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欲相師。」僕道不篤,業甚淺近,環顧其中,未見可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僕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僕往聞: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予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衒怪於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僕自謫過以來,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呶呶者早暮吾耳、騷吾心?則固僵仆煩憒,愈不可過矣。平居,望外遭齒舌不少,獨欠為人師耳。  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數百年來,人不復行。近有孫昌胤者,獨發憤行之。既成禮,明日造朝至外庭,荐笏言於卿士曰:「某子冠畢。」應之者咸憮然。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曰:「何預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何哉?獨為所不為也。今之命師者大類此。  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雖僕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而以僕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後,欲往來言所聞,則僕固願悉陳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擇之,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僕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吾子前所欲見吾文,既悉以陳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觀子氣色誠好惡何如也。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吾子誠非佞譽誣諛之徒,直見愛甚故然耳!  始吾幼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務釆色、夸聲音而以為能也。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遠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遠矣。  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弛而不嚴也;未嘗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沒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懼其偃蹇而驕也。抑之欲其奧,揚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節,激而發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本之書以求其質,本之詩以求其恆,本之禮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本之易以求其動,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參之穀梁氏以厲其氣,參之孟、荀以暢其支,參之莊、老以肆其端,參之國語以博其趣,參之離騷以致其幽,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為之文也。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無取乎?吾子幸觀焉、擇焉,有餘以告焉。苟亟來以廣是道,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又何以師云爾哉?取其實而去其名,無招越、蜀吠怪,而為外廷所笑,則幸矣!宗元復白。   柳宗元在本文中,婉拒當韋中立的老師,分析自己考量的諸多理由,謙稱自己才學不足以為人師表,並以當時社會風氣恥於從師問學,若為人師表恐遭世人譏笑,加上自己處於貶謫的身分,不想額外惹事生非等緣故,推辭韋中立向他拜師的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