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特色深化内涵-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构建特色 深化内涵
摘要:基于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 华东政法大学附中继承办学传统,联合高校,
融入 “尚法”理念,重构育人目标体系,开发明德尚法特色课程。充分尊重学
生学习的权益,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构建民主课堂与 “明德尚法”实验室,实
现 “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价值与学校文化”相统一的特色学校。文章以
华政附中特色发展为例,从特色学校发展路径的设计、特色学校发展的行动旨
要和实现特色创新的管理保障三方面阐述如何建设特色学校。
关键词:特色学校;课堂;实验室;管理
创办于1954年的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原名番禺中学,是上海市长宁区一
所公办完全中学,2009年学校被评为长宁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为了突破学校
发展的高原期,在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华东政法大学签定
合作办学协议,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第一所政法
类高校附中。依托高校,学校放大了原有的德育教育优势,开发和实施了明德
尚法课程,逐步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特色,推进了特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12
年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下面从三方面谈谈学校在特色创新建设中的探索和实
践:
【探索一】特色学校发展路径的设计
第一阶段:与华政合作共同开发、创设具有 “尚法”特色的学校特色项目
或课程,形成学校特色项目;
第二阶段:形成 “尚法”类特色课程群,统整融入原有学校课程体系中,
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实施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形成学校特色;
第三阶段:明晰特色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此基础上,融合传统,发展办学
理念,重构育人目标体系,实现 “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与课程目标的统一”,在
此过程中,引领特色学校的发展。
一、承继传统,融入尚法,明晰特色学校的理念与目标
学校校训:明德精业。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中的 “大学之道,在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精业”,源于韩愈 《进学解》中的“业精于勤,
而荒于嬉”。校训的涵义在于激励师生勤奋自强、精益求精。
学校秉承多年积淀的 “明德精业”办学传统,基于学生发展特质及当下社
90
会发展的需求,依托华政,融入 “尚法”理念, 形成 “明德尚法、品业双馨”的
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明德、尚法、精业”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并从认知、
能力、价值观层面,形成 “明礼尽责、民主公正、乐学善思”为核心的学校教
育价值体系(表1)。这一价值体系,明晰了学校课程研发与实施的方向,进而
更好地趋向于达成学校育人目标。同时,学校将教育价值体系内容 “三字经”
化,上口易记。并运用哑语、舞蹈、音乐等元素,自主编纂成学生喜欢的校操,
利于将成为怎样的附中人铭记心中。
“明德尚法”:德是依靠理性的内心服从而遵守,法则依靠外在的强制而实
施,法与德作为不同的社会规范,具有共同的社会价值目标,但又具有各自不
同的功能优势与局限,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校素有重视德育的
传统,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与华东政法大学联合办学成为大学
附中后,得以充分吸取法治教育资源,从而构成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依相济、
相互相成的新格局。
表1 “明德 尚法 精业”教育价值表
“ 明德 • 尚法 • 精业 ” 课程价值
培养目标 明德 尚法 精业
明礼尽责 民主公正 乐学善思
明志向 知权利 晓方法
晓礼仪 明义务 雅言辞
认知
懂尊重 懂规则 精信息
强职责 辩是非 博闻见
能谦让 讲平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