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符号-新学林
語文應用 與 文學鑑賞 文學鑑賞 4
二版
一、文字的功能
文字與語言是我們表達意思 、溝通情感的工具 ,人類憑藉文字與語言交流訊
息 ,累積經驗 ,因而促進文明的發展 ,這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地方 。《說文
解字 ‧敘》中說 :
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
而道生,知天下之賾而不可亂也。
文字的使用 ,大有助於民族文化的不斷傳承 、創造及發展 。
二、文字作為符號
語言有 「能指 」和 「所指 」兩個面向 :能指是 「音響形象 」 ,即符形 ;所
指是它所表示的概念 、思想 。文字亦是由 「能指」和 「所指」構成的雙面體 ,那
麼 「能指」是什麼呢 ? 「所指」又是什麼呢 ?文字符號的能指和所指 ,是由 「文
字是記錄語言符號的符號」這一本質特徵所決定的 。文字是形 (字形) 、音 (字
音) 、義 (字義)三者的統一體 。作為符號 ,「能指」是字形 ,亦即文字符號的
符形 ;「所指」是字音和字義 ,亦即文字符號的符釋 。從此可以看出 ,語言符號
與文字符號的能指和所指之間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 :語言作為聽覺符號 ,能指是
音響形象 ;文字作為視覺符號 ,能指是字形 ,亦即文字符號的符形 。語言符號的
所指是它所表示的思想 ;文字符號以視覺的方法記錄語言符號 ,包括語言符號的
能指和所指 ,所以音與義都成了文字符號的所指 ,其中字音記錄的是語言符號的
能指 ,字義則是語言符號原來的所指 。當然 ,文字記錄語言並非總是一一對應 ,
形 、音 、義之間往往呈現錯綜複雜的關係 。
三、漢字符號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文字之一 ,以符號系統而論 ,漢字具有獨特性 ,其
特徵如下 :
漢字符號最明顯的特徵是方塊形 ,與英文相比 ,英文是拼音文字 ,而漢字
則是方塊狀的 「拼形」文字 。漢字符號系統的初始符號是筆畫 ,由筆畫組合成文
或偏旁 ,由文或偏旁再按一定的規則組合成字 。(《說文解字》段註 :「析言
之 ,獨體曰文 ,合體曰字 ,統言之 ,則文字可互稱 。」宋朝鄭樵 《通志 ‧六書
略》載道 :「獨體為文 ,合體為字 。」獨體文是合體字構成的基礎 ,又稱為 「字
源」 。)
漢字符號最本質的特徵是屬於表意的文字體系 。作為表意文字 ,漢字與語言
5 第一單元:文字符號
並不直接的聯繫 ,每一個字的能指只表示一個音節 ,無法明確記錄聲音 ,但能表
示一個意思 。漢字有形聲字 ,形聲字 「表音」部分稱為 「聲符」 ,其實 「聲符」
本身原來也是個表意符號 。如 「晴」之 「青」 、「昭」之 「召」等 ,在離開其意
符 「日」之情形下 ,仍然是個表意字 。
漢字符號的第三個特徵是非任意與任意的統一 ,每一個字形都有其來源 ,為
何這麼寫 ,並非任意的 。例如 :「旦」字上半是 日 ,下半是地面或水面 ,從地面
或水面升起太陽 ,表示早晨之時 ,但以日從地面或水面升起並非唯一表示早晨時
光的方式 。如把 日換成月或其他文字 ,就無法表達早晨了 。
漢字的另一個特徵是具有極強的穩定性 ,此與漢字的表意性質相關 。漢字字
形不與語音產生直接的聯繫 ,儘管語音變了 ,字形卻可以不變 。那些漢字形體經
歷了甲骨文到篆書 、隸書 、楷書等諸多變化 ,但仍然是同一個字 ,就一個字 ,異
地之人讀音不同 ,但仍是同一個字 。
漢字形體繁雜造成學習的諸多困難 ,可說是漢字另一個特徵 。此一特徵 ,就
表意的特點來看漢字是難讀 ,必須一一記憶 。二是難寫 ,有相當數量的漢字在十
畫以上 ,繁簡各異的形體 ,要求正確而又勻稱的寫在方格中 ,並不是一件容易之
事 。三是難記 ,漢字數量龐大 ,梁啟超 :「中國文字奧博 ,字多至數萬 ,通儒不
能遍識 。」 (引自陳宗明 《漢字符號學》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1年 ,頁14 。)
四、從符號看漢字起源
漢字起源的傳說 ,最能從符號學上說明問題的 ,要推 《說文解字 ‧敘》中的
一段話 :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
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
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題
蹄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