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旋转式铅球投掷技术训练之考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男子旋转式铅球投掷技术训练之考量

男子旋轉式鉛球投擲技術訓練之考量 壹、前言 一直到約35年前,旋轉式鉛球投擲技術都一直還處於試驗階段,例如:1975年美國選手Brian Oldfield使用旋轉式技術達成的22.86公尺非正式世界記錄( Brian是職業田徑選手,在當時記錄不被採認 ),與1976年蘇聯選手Aleksandr Baryshnikov也利用旋轉技術締造的22公尺正式世界記錄( Matthews, 1994 )。在此”?技術革命” 1 從1983年起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鉛球決賽中滑步式與旋轉式投擲技術人數統計 年份 滑步式技術 旋轉式技術 1983 11** 1 1987 11** 1 1991 8** 4 1993 8** 4 1995 6 6** 1997 6 6** 1999 7 5** 2001 6 6** 2003 5** 7 2005 6 6** 2007 4 8** **星號指出該賽事金牌選手使用旋轉式投擲技術(資料來源:國際田聯統計手冊, 2007) 貳、使用旋轉式技術的時機與理由 雖然旋轉式技術能提供更有效率的投擲成績,但所有初學者應從滑步式技術開始,如果他們在訓練過程中能顯現出具備旋轉式的資質,再去協助他們轉換到旋轉式技術。投擲選手應該要能以持續一致並且感到舒適的從投擲準備的爆發期將鉛球投擲出去,而滑步式對於初學者而言的優勢即在易於建立較穩定與一致的投擲準備。既然爆發姿勢(雙支撐期)影響了85%的出手速度(三項具決定性的出手因子中最重要的)( Luhtanen, Blomquist, Vanttinen, 1997 ),運動員必須將此階段動作正確且一致的執行。這麼一來,不管他在未來選擇何種投擲技巧,都將能在移動身體到投擲圈前緣的過程中自然的找到更有效率的投擲。 要決定一位投擲選手是否具旋轉技巧的資質,並且要下定決心從滑步式改為旋轉式技術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抉擇。決定的第一要件是看一位滑步式投擲選手開始嘗試數次旋轉式投擲之後,例如使用南非式半旋轉技巧(上步半旋轉),看看能否投擲出與使用滑步式時相當的距離。在選手初期嘗試的過程中不需要去給予任何動作技巧上的限制,也不去要求選手去避免在投擲時犯規動作,例如:腳踩出界。只需要要求選手將鉛球盡可能的擲遠,但不要想如何控制動作或是擔心犯規。如果選手能使用旋轉式技巧將鉛球擲遠,這時教練與選手便能開始合作將旋轉技術更琢磨精進。 對於男子鉛球而言,使用旋轉技巧平均能比站立投擲更推進3至4米,而滑步式則只能推進約2米( Arbeit, 1999 )。在菁英選手中的,旋轉式投擲技巧似乎能幫助身高在1.81至1.86米間,並且站立投擲約在17至18米的選手,在投擲狀況好時成績達21米以上。有兩個很好的例子是來自美國的亞當尼爾森(Adam Nelson; 身高1.85米,站立投擲18.30米,最佳投擲22.51米)與瑞茲霍法(Reese Hoffa; 身高1.83米,站立投擲17.30米,最佳投擲22.43米)。既然當前國際賽前三名成績都在21米以上,如果選手的站立投擲只在17至18米之間,那麼旋轉技巧就是得牌考量的必要選擇了。 參、旋轉式投擲技術之指導要領 旋轉式投擲技術與鐵餅技術在本質上是相類似的,都是投擲圈內一又四分之一圈的旋轉,又可被區分為5個階段:起動、起轉離開投擲後方、騰空階段、支撐期與傳遞過程。 一、初期起動 投擲技巧最重要的便是起動時的動作。起動階段投擲者面對投擲圈後方,左手臂上揚(右手投擲者),藉由身體擺動將重心由右側轉移至左側以預備向後轉身離開投擲圈後方。從力學觀點看,起動階段因選手雙腳皆在地面上,因此又可被稱為第一次雙支撐期。與鏈球及其他使用旋轉技巧的運動項目一樣,在旋轉動作的開始一個小錯誤便能在緊接著的旋轉過程中被放大造成大問題。因此動作起動的初期在力學與節奏兩方面都應該力求一致。在指導經驗豐富的選手時,應該要花約八成的時間在投擲的起動動作技巧上(包括旋轉動作的開始與轉身離開投擲圈後方)。 旋轉的起動總是最常被忽略的細節。選手在旋轉的起動時必須要維持平衡與一致性,如此一來才能確保當旋轉動作離開投擲圈後方進入單腳支撐期時能保持平衡(見圖1)。很多在教練或觀察者眼裡容易明顯被觀察到的技術問題(包括過度旋轉或是投擲者背向轉身時向前跌倒)其實都源自於動作的啟動期。這些問題有可能是因為投擲者旋轉動作的啟動太快,或者在開始旋轉時身體重心向後傾到腳跟上。若要解決投擲圈後方轉身位置與節奏較佳的訓練方式是讓選手以左腳拇指球為軸心做360度旋轉(右手投擲者),並緊接著做一次完整投擲。 圖1 旋轉的起動時必須要維持平衡與一致性,以確保進入單腳支撐期時能保持平衡(本文中所有照片皆由作者自行拍攝)。 二、起轉離開投擲圈後方 離開投擲圈後方階段又被稱為第一次單支撐階段,選手以左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