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年论文
肇庆裹蒸粽文化
二级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师范)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
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 2012年12月26日
目录
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3
肇庆裹蒸粽的产生及其特点……………………………………..………3
肇庆裹蒸粽对当地文化的影响……………………………………….…4
肇庆裹蒸粽文化产业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4
裹蒸粽现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6
总结……………………………………………………………………………6
参考文献…………………………………………………………………………7
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
专业名称:地理科学
作者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学号:2010944115
【摘要】肇庆裹蒸粽是肇庆的著名特产,它是肇庆地区文化浓缩的结晶物。裹蒸粽文化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它渗透到肇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是通过了解肇庆裹蒸粽的产生及对当地的文化影响,从而引出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产业
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肇庆裹蒸粽? 著名特产? 饮食文化?影响
【前言】
粽文化是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国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粽子,而肇庆的裹蒸粽是众多粽子中最具特色的粽子。具有“万粽之王”之称。裹蒸是肇庆特产,人称“茶点王”,也叫裹蒸粽,但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馅料也有的不同,由糯米、绿豆等素料制成,内藏的肥肉更肥美适中,调和味道,深受大众喜爱,它更体现了肇庆裹蒸的传统风味和裹蒸文化。据说肇庆人制裹蒸始于秦代,秦始皇当政时,苛捐特重,劳役繁多,农民悲苦难言。 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了。至汉代,肇庆的城乡居民已有在春节、端午节包裹蒸和粽子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如今,肇庆裹蒸已经成为讲白话地方家喻户晓的传统产品,作为春节探亲拜年的必备礼品,寓意着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由此可见,裹蒸与粽子不同,它并不是用来记念屈原的,而是人们希望生活蒸蒸日上的吉祥食物裹蒸粽用的是肇庆特产席草(水草),比别处产的水草要韧一些,裹蒸粽的叶不是竹叶或芒叶,而是正宗的粽叶,肇庆人称之为冬叶。长在南方阴森潮湿的地方。冬叶性寒,有清热解毒、治虚火的作用,含丰富的叶绿素,是叶科类阴生植物,当地人将其品种分为正冬与野冬,也有人将正冬叶分为“公”,而野冬叶称为“母”,正冬是底面都是青绿色的,含绿叶素较多,而野冬则是面青底白,含叶绿素少,经蒸煮后,正冬保持原色油绿,非常清香;而野冬则变成黄色较粗糙,所以正宗的肇庆裹蒸粽可归纳有三大特点,第一,一般粽子用竹叶或大芒叶(水竹叶)包制,多数呈四面三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肇庆至悟州西江两岸产的正冬叶包制成四角高顶小山包形;第二,传统的肇庆裹蒸主要原料: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一般的重量在一斤以上;第三,将裹好的粽置大缸(甑)加满清泉水,用猛火蒸煮8小时以上(燃料是木柴头或煤),边烧边加大量的开水,直至糯米、绿豆、肥猪肉溶化为止,煮粽也需要有一定技巧,不能将叶煮死,糯米面带有叶绿素为之上佳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家园。”要让祖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 ,体现时代 ”。 肇庆市政协委员、鼎湖区政协常委、肇庆市皇中皇裹蒸粽总经理卫光荣在两会期间提交议案关于大力扶持肇庆传统名优特产“裹蒸粽”生产的建议,想把裹蒸粽这一特产放站起来,借此,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肇庆的文化
取得的文化成果:a). 我区去年组织了72家裹蒸粽企业参加第27届全国艺术博览会,销售额达570多万元,比上届增加50%; b).人才培养力度也不断加大,粽文化基地旅游价值大大提升。去年春节“2011请到肇庆过大年系列活动”在裹蒸粽文化村启动,配合“春游文化村”、“中国裹蒸粽展览馆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客流量日益猛增,成为我市重点旅游节庆品牌。而筹备半年、详细介绍城区“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指南《玩转端州》近期横空出世,备受赞誉,真正让游客一册在手,“玩转”整个端州;
C).质的旅游资源与较强的旅游竞争力,我区一举夺得“2011年度(首届)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区”称号;黄岗街道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城西街道城中路社区荣获“广东省文化先进社区”称号。
(三)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
肇庆裹蒸粽作为传统名优特产、旅游特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又是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大力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当代中国外交》课件.ppt VIP
- 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护理ppt.pptx VIP
- DB65T 2155-2004白斑狗鱼规范要求.docx VIP
- T_CCSAS 007-2020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实施规范.pdf VIP
- 武汉大学普通天文学课件第3章天文观测与天文测量.pptx VIP
- 灯光音响舞台机械施工组织方案2.doc VIP
- 车门密封条消耗能量计算.pdf VIP
- 专题08 文学类文本阅读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湖南长沙专用)(含解析版).docx VIP
- 建筑行业工作总结ppt汇报.pptx VIP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2.5相貌各异的我们(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