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孔子和老子 上课.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和老子 上课

老子《道德经》中关于政治方面的主张 1.为无为,则无不治。 3.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老子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1.经济:铁、牛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分封、宗法、礼乐制崩溃; 3.文化: 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造就大批学士,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孔子、老子思想的原因: 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对人才的渴求。 4:社会环境 5:阶级: 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讲学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主要区别 人物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教育思想 历史地位 孔 子 老 子 思想:“仁”和“礼” 政治:“为政以德” 改良政治 教育: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实事求是 温故知新、坚持不懈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哲学:“道” 辩证法思想 政治:“无为而治”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课 孔子和老子 导言:孔子何许人也?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有人说他是圣人;有人说他是凡人。有人说他是仁爱之师;有人说他是丧家之犬。有人说他成功;有人说他失败。千百年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 孔子是一个象征。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因为孔子的思想实在是博大精深。 (一)仁者的叮咛——孔子 【自主学习】 (一)走近孔子(阅读第一自然段及小字帮助孔子制作一张历史名片) 姓名: 籍贯: 家庭出身: 职务: 地位: 荣誉称号: 名丘 鲁国人 没落贵族 司寇、司空 儒家创始人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二)聆听孔子(要求:自主阅读——组内合作交流——自我整理,时间15分钟) A、孔子之政治理论 1、阅读第一目第2、3、4、6自然段:孔子思想中“仁”主要内容是什么?统治者心存“仁”的话会怎么做?普通人应怎样做?孔子开出的实现“仁”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仁者爱人”的思想反映在政治主张上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12分) 仁者爱人;体察民情;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忠恕;为政以德;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 2、阅读教材第2页最后一段和第3页小字1、2段思考:孔子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他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10分) A、孔子之政治理论 越礼、不仁;周礼;正名;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知识梳理一】 学完以上问题,现在你能在最短时间、用最简练的语言快速说出孔子的四个政治思想吗?(8分) 仁,仁者爱人,忠恕之道; 礼,克己复礼,正名; 德,为政以德。 B、孔子之哲学 3、阅读教材第一目第6自然段,回答:孔子对鬼神持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 态度: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说明:他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C、孔子之教育 4、阅读教材第一目第7自然段及小字最后两段,回答: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你能快速从教材中找到充分的论据加以说明吗?(14分)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 孔子的学说 孔子的代表著作主要有: 《诗》、《书》、《礼》《易》、《乐》、《春秋》 和《论语》 【知识梳理二】通过以上学习,想一想现在你了解了孔子的哪些博大精深的思想?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教育思想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仁: “仁者爱人”。孝悌、爱人、忠恕。反对苛政和刑杀,要求体贴民情,主张“以德为政”。 礼:“克己复礼”。周礼:君臣父子,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方式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的“仁”和“礼”在当时是否行得通?为什么?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 忠恕之道:亲亲之道,孝悌,家庭内部;尊尊之道,统治者内部;仁民之道,阶级关系。 仁、礼 【合作探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