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度 父母和子女,究竟是谁在成就谁?
深度 || 父母和子女,究竟是谁在成就谁?当你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感到心力交瘁,当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烦恼纠结时,或许你已经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出发时的初心。生命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场竞赛。育儿的过程也是育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最美好时光。所谓父母子女谁来成就谁?说到这个主题,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目送》中的一段话,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这段话听来,不免有些让人心生悲凉。世上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爱他,所以要和他在一起。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爱他,就给他自由,让他独立。在生命之旅中,我们的上半程没有孩子与之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们也不可能与之共度。无论我们和孩子彼此多么相爱,都无法一路相伴,总归,他的旅程只能他自己去走。我们为人父母的,能为孩子做的,只是给他无条件的接纳,对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让孩子时刻有被爱的把握,分享我们的人生经历和一些建议,帮他建立起照顾自己本人人生的能力,最终成就他自己。谈到目送孩子背影的远去,为人父母的,总不会有一份不舍和无奈。那我们把时钟回拨,穿越回孩子诞生的那一个刻,重温一下那一刻的温情和喜悦。那时,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是那么简单,无非就是健康、平安、快乐。还记得孩子刚出生吗?被护士抱出产房时,你先看的是他的五官、四肢是不是健全,长了几个手指头,对,就这么简单,仅仅希望他是健康的,正常的,就好。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你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个头比人矮、说话比人晚、成绩比人差、特长比人少,不知不觉中,我们嘴里多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多了一条起跑线,我们开始忙着看别人怎样教育孩子,或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别人看。于是,期待越来越多,苛责和失望也越来越多,爱变成了控制。原本是为了激励自己和孩子,却发现,在不断攀比之中,反会让孩子在盲从中失去自我,从原来的原创、孤品,变成了山寨、赝品,压抑了自己的天赋秉性,丧失了差异化的核心能力。而我们,成了削弱孩子力量,而不是增加孩子力量的那个人。试想,如果真如孩子降生时我们的初心,只要孩子做个普通人,健康、平安、快乐就好,那还用得着什么“赢在起跑线”,不停地和别人比吗?即使你有所求,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功成名就,那你见过哪个随波逐流、没有主见和原则的人成功呢?世上原本是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反倒是没路了。天天逼着孩子赢在起跑线,不仅毁掉了孩子的现在,也让孩子失去未来。记得曾经看过的一个小故事,有位父亲平时非常忙,一日特意放下所有工作,拿出时间带女儿去看电影。不巧的是遇上塞车,眼看电影就要开演了,父亲非常生气,不停地抱怨。女儿看着焦急的父亲说:“爸爸,别生气了,我们现在不就是在一起嘛!”父亲突然觉醒,今天抽时间不就是为了要和孩子在一起吗?那又何必在乎电影呢?于是调整情绪,和孩子愉快地聊了起来。人的许多动机,是由他的本质出发,但做着做着,常常因为走的太快、太急或太远,而迷失了方向,忘了自己出发时的那个初衷。就如我们常常在对孩子的苛求中,迷失了爱的本质。所以,时常提醒一下自己,回归生命最初的状态,我们的初心无非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乐。从起点到终点,初心经历了一个轮回,那中间这段是什么呢?对,是一段旅程。孩子不是“一个未来的存在”,所谓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的思维,实际上永远不会得到幸福,因为未来之后还有未来。人只活在当下,人生如果能把握好每一个当下,已经是意义所在了!守护孩子得到当下的快乐和幸福,不焦虑、不盲从,不攀比。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让孩子从小能体验到发自肺腑的快乐,从而形成一条与未来的精神通道,让孩子在成年后,即使身处低谷,被爱滋养过的心灵,依然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即使挫折不断,做一些妥协,童年时被植入人性深处的光辉,依然还有剩下的力量去改变现状,成就自我。有人说,好女人是一所学校。我倒是认为,说孩子是一所学校更为恰当,而在孩子前面是不用加上“好”字的。孩子的降临,帮我们重新找回了生命的原点,给了我们一次珍贵的寻找自己,走向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懂得理解和宽容,懂得自律和责任,懂得珍惜和感恩。这个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而孩子的成长,又促使我们不断地学习思考,增长智慧,逐渐告别昨日的软弱和偏执,超越自身的局限和困境。可以说,孩子是成就父母,帮助父母成长最好的学校。所以说,从生命的诞生来看,是父母造就了孩子,而从角色形成和自身的成长来看,则是孩子成就了父母,帮助我们不断地完成自我救赎,自我超越。父母和孩子在相互的造就中,实现了有血亲关系的两代人的各自的超越。正所谓,育儿即是育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镇化如何影响雾霾污染治理_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_刘晨跃.pdf
- 基于新课程的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ppt
- 基于Kaya方法的云南碳排放因素分析_李经路.pdf
- 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高耗能产业退出机制研究_郭本海.pdf
- 基础知识整合.ppt
-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_内容_困境与策略_王学彬.pdf
- 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外国防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pdf
- 双螺杆多相泵在油气开采领域的优势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出版).pdf
- 塑料模块50年长期蠕变试验方法.pdf
- 大藤峡坝下桥超前钻成果报告.pdf
- 山东省城市道路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DB37∕T 5143-2019.doc
- 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测试方法 YDT 3842-2021(最全).doc
- 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DB34∕T 1469-2019.doc
- DB∕T 84-2020 卫星遥感地震应用数据库结构(1).doc
- 喷筑石膏复合墙体应用技术规程TCECS 675-2020.doc
- 水利信息模型应用标准DB37∕T 4357-2021(最全).doc
-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DB53∕T 1032-2021.doc
- 市政地下空间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DGTJ08-2311-2019.doc
- 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技术规程TCECS 801-2021.doc
- 双壁钢围堰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DB50∕T 960-2019(最全).doc
最近下载
- MCN机构运营与管理模式优化方案.docx
- AOP30使用说明.pdf
- 剪映操作教程.ppt VIP
-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docx VIP
- 天津华宁KTK101工作面及皮带使用说明书.pdf
- 8.2 重力势能 课件(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pdf
- TIA博图软件培训(内部资料).ppt VIP
- Unit 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Using Language Should we fight new technology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 中学生防拐防骗安全教育.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