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Rh部分D表型分子机理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Rh部分D表型分子机理探究

中国人Rh部分D表型分子机理探究   作者:吴俊杰,洪小珍,许先国,何吉,傅启华,严力行 【摘要】 为了研究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方法(IAT)筛选弱表达的D变异体,PCR-SS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epecific primer)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用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测定核苷酸的变异。结果表明:从22例弱D中检测到10例部分D表型,其中D Va(Kou.)、D Va(Hus.)和D Va-like (YH.)各1例,D VI type Ⅲ表型7例。结论:10例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得到明确,其中D Va(Kou.)、D Va-like (YH.)表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关键词】 Rh血型   Molecular Basis of Partial D Phenotypes in Chinese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artial D phenotypes in Chinese,D variants with weak D expression was screened by using indirect anti-human globulin test ( IAT) method,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 specific primer (PCR-SSP) method was employed to amplify RHD specific exons and their flanking regions. The amplification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directly to determine the molecular basis of D vari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n cases of partial D phenotypes,including one case of D Va(Kou.),one case of D Va(Hus.),one case of D Va-like (YH.),and seven cases of D VI type Ⅲ,were detected from 22 cases of weak D phenotype respectively. All ten cases of partial D phenotypes had one RHD allele deleted. In conclusion,the molecular basis of ten cases of partial D phenotype was confirmed,including D Va(Kou.)and D Va-like (YH.)phenotypes reported firstly in Chinese population.   Key words Rhesus blood group; RHD gene; partial D; sequencing   Rh血型系统是目前已知的29个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1]。Rh血型的核心抗原包括RhD和RhCE(主要有ce、Ce、CE、cE 4种组合)蛋白,它们分别由1条417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所编码。疏水性分析表明,它们都包括6个胞外环、12个跨膜区域和7个胞内环。RhD和RhCE多肽链仅有30-35个氨基酸的差异。D 抗原因为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对D抗原表位的分类已经从最初的7个细分到37个[1]。通过鉴定这些表位,可以明确部分D的具体表型。但是,目前针对这些表位的一系列单克隆抗体谱散布于国外一些大型的输血医学研究机构和血型参比实验室中,只有通过国外会议交流或者私人赠送的途径才能获得。因此,单克隆抗体的匮乏影响了部分D表型的血清学鉴定。另外一个有效的途径是从基因水平去研究D变异体的分子机理,明确其变异位点,从而鉴定部分D。目前,D变异体的分子机理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但是对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白人、非裔黑人和日本人中,在中国人群中的相关研究报道很少[1]。我们从弱D中通过分子水平的研究鉴定了10例部分D表型,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以工作或者生活在浙江省的无偿献血员为研究对象。在2002-2004的3年研究期间,共收集到Rh阴性样本1 272例。根据抗D试剂说明,对Rh阴性血型做进一步的IAT实验确认,筛查得到22例弱D样本。对弱D样本做RHD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中10例为部分D表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