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建立
大肠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建立
作者:李力人 万德森 潘志忠 周志伟
【摘要】 [目的] 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和发现淋巴结转移的高危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施行根治性切除的1 051例大肠癌,并建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数学模型。[结果] 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数学模型:淋巴结转移=-2.248-0.017×年龄-0.671×家族史+0.437×部位+0.508×病理分级+0.395×浸润深度。[结论] 利用临床病理学参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和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倾向的高危人群。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淋巴转移 临床病理学 预测模型
Abstract: [Purpose] To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predicting and discovering high risk colorectal cancer with lymphatic node metastasis. [Methods] One thousand and fifty?鄄one case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 between January, 1990 and December, 199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lymphatic node metastasis was established. [Result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lymphatic node metastasis was following: lymphatic node metastasis = -2.248-0.017×age-0.671×family history+0.437×tumor site+0.508×cellular differentiation+0.395×invasive depth. [Conclusion] High risk population with lymphatic node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could be predicted and discovered by us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Key words: colorectal neoplasm; lymphatic metastasis;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 predicting model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大肠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准确地判断淋巴结转移与否对于判断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意义重大[1]。目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是病理组织学检查,然而它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淋巴清扫范围、取检淋巴结的方法、淋巴结微转移的客观存在等。事实上,一些病理分期为早期的病人出现了预后差的情况,可能与我们没有发现存在的淋巴结转移灶有关[2]。而一些临床病理学参数被证明能影响病人的预后[3]。本研究对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在我院施行根治性切除的1 051例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临床病理学参数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数学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有完整病理学检查和随访资料的1 051例根治性切除的大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肠癌415例,直肠癌618例。多原发癌33例,其中18例在结肠和直肠各有病灶。男性607例,女性444例。中位年龄58岁(8~95岁)。按Dukes分期标准,A期216例,B期407例,C期428例。所有病人都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前均未接受新辅助化疗,B期术后接受口服化疗(UFT/CF方案),C期接受静脉化疗(5?鄄Fu/CF方案)。挤压触诊法取检淋巴结,分组后送病理科检查。
1.2 随 访
由我院随访组完成,主要通过复诊、电话、信函形式进行。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12~168个月),随访率100%。
1.3 统计学分析
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病例数/总病例数;淋巴结转移度=转移淋巴结数/取检淋巴结总数。分析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用卡方检验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各因素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检验水平为0.01。
2 结 果
2.1 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
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性别、病程、肿瘤大小、多原发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