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监测下肝癌经皮介入热化疗.docVIP

彩色多普勒监测下肝癌经皮介入热化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彩色多普勒监测下肝癌经皮介入热化疗

彩色多普勒监测下肝癌经皮介入热化疗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定位;热化疗;首过效应;介入灌注 [摘 要] 目的:探讨一种对肝癌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监测肝癌肿块,直接经皮介入灌注热药物化疗。结果:38例病人,一次成功灌注者37例,肝癌肿块缩小者30例,彩色多普勒复查肿块外周血流信号减少者26例(有的术前就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本方法通过经皮介入、药物首过效应及温热效应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是一种简洁、易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定位;热化疗;首过效应;介入灌注   Thermic Chmotherapy for Trwat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Color Dopple Inspect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a new method in tieating hepatocellulae carcinoma.Methods We had directly infused heated medicines to tumors with color dopple siting and inspecting them.Results Thermic chemotherapy was performed in 38 cases,of which 37 cases were successful.Tumors lessened in 30 cases and blood stream signals around them reducad 26 cases by color dopple counter checking(There were not obvious blood stream signals).Conlusicn The method is a handy、easy、effective therapy with the medicines first pass effect warm effect to kill tumor cells.   Key words:Color dopple position;Hyperthermia chemotherapy;First pass effect;Warm effect intervention infuse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居第三位。以往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然而由于大多数肝癌病人出现症状后,瘤体己较大,以及一些转移性肝癌都已无法手术切除治疗,另外一些病人因为经济等问题亦不能手术治疗。现在我院探讨了一种经皮介入直接灌注热药物化疗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监测得到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对38例肝癌病人进行了经皮介入热化疗。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2岁,肿块在3 cm以下的肝癌病人30例,其中22例为1个病灶,6例2个病灶,2例3个病灶。另外5例肝癌肿块大小在3 cm~8 cm之间,均经过了经皮介入热药物治疗,本组病例全部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肝癌。另外对我院20例肝癌病人单独行不加热药物治疗,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53.6岁。肿块在3 cm以下的肝癌病人12例,另外8例肝癌肿块大小在3 cm~8 cm之间。两组相比较从男女比例、年龄差别及肿块大小都比较接近,所以两组有相比性。   1.2 适应证 本方法精选病例,以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选择适应的病例:首选直径小于3 cm的肝癌原发性与转移性单发肿瘤或病灶个数在3个以下者。其次选肿瘤大小在3 cm~8 cm之间的,病灶个数在3个以下者。   1.3 禁忌证 有大量腹水,特别是有肝包膜外较多积液者,重度黄疸和肝功能衰竭者。有严重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血小板低于100×109/L者。有严重心脏病者。   1.4 操作方法 采用Aloka 1700DV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多方向探查选择最佳穿刺路径、准确定位。确定肿瘤大小,计算给药剂量。穿刺针使用21 G~22 G针,这类细针穿刺安全,无创伤性,并且是一种针端部封闭,附近有三个侧孔,注射时弥散较好。药物选择用阿霉素,具有抗瘤谱广,抗癌治疗性高的特点,根据瘤体大小,按瘤体半径,用4/3πR3计算,一次性剂量为20 mg~80 mg之间,间隔3周~4周重复给药,3次为一疗程。将药物加热至43 ℃~45 ℃之间进行灌注[1]。准确定位后,进行术野皮肤消毒铺洞巾、局部麻醉,根据超声定位标志出的方向与深度,嘱患者暂停呼吸后,迅速将穿刺针插入肝脏肿块内,确定针尖在肿块内再注药灌注,一般小于3 cm直径的病灶,于病灶中心注射药物:较大病灶,应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