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口腔相关疾病探究进展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口腔相关疾病探究进展
【摘要】;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与某些口腔疾病亦有一定关系。本文从阐述幽门螺杆菌(Hp)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口腔中Hp检测、口腔Hp与胃内Hp关系、口腔Hp与口腔疾病,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揭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 螺杆菌/幽门;感染;口腔疾病
;慢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人类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d[1]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有报道世界上成人大约50%左右有慢性Hp感染[2]。大量实验研究证明该菌与人类的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疾病有密切联系[3],这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公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口腔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Hp,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某些口腔相关性疾病,并且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具有某种关系,可能是胃部Hp复发再感染的来源。本文从Hp的生物学特性、感染流行病学、口腔中Hp检测、口腔Hp与胃内Hp关系、口腔Hp与口腔疾病,五个方面进行综述。
; 1; Hp的生物学特性
; 在光镜下,Hp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弯曲状细菌,在活检标本或直接涂片中,Hp呈螺旋形、U形、S形或海鸥展翅形,一端有鞭毛,长约2.5~4.0μm,宽约0.5~1.0μm。Hp对酸敏感,有高度的尿素酶活性。Hp的培养条件:动物血液或血清,37℃,pH7.0~7.2,微需氧条件2~7d,可在培养皿上发现针尖大小的无色透明菌落,该菌生化反应不活泼,不能利用糖类,不能还原硝酸盐,不能水解马尿酸。
; 2; Hp感染流行病学
; 2.1; Hp的感染状况
; Hp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对Hp易感,Hp感染与年龄、地区、人种、社会经济状况、卫生状况、人口密集度、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发展中国家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可达80%~90%,发达国家感染率为38%~40%,发展中国家儿童感染率可高达80%以上,感染的年龄多在3~5岁以前。我国为Hp感染高发区,1992年Mitchell等[4]调查我国广东省1727名41~50岁城市人口,Hp阳性率为78% 。1996年郝理华等[5]报告北京无症状小儿血清Hp总阳性率为34% 。据统计全世界Hp发病率在成年人每年为0.4%,儿童感染率在发展中国家为每年36%,发达国家为每年2.7%[6]。
; 2.2; Hp在人体的分布
; 研究显示胃部是Hp的主要贮存地,胃粘膜、上皮、胃液、胃的返流物及胃炎病人甚至婴幼儿的呕吐物、粪便中均检出了Hp的存在。1983年Krajden等[7]首次从胃炎病人的牙菌斑中分离培养出Hp,并推测口腔可能是Hp的第二个重要贮存地。从此口腔内Hp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问题。1993年,Ferguson等[8]首次从9例胃炎患者的唾液中培养出1例具有生存能力的Hp。此后,许多学者相继从牙菌斑、唾液、牙周袋内等部位检测出Hp。
; 2.3; Hp的传播
; Hp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多数研究认为Hp仅寄居人类,人是唯一传染源。人—人间传播是唯一传播途径。1997年,意人利学者Tursi等[9]综合前人研究,提出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口—口,胃—口,胃—胃及由医生治疗仪器的传播。
; 3; 口腔中Hp检测
; 3.1; 快速尿素酶法(RUT)
; 快速尿素酶法一直为临床重要检查Hp的手段之一,是依据Hp具有产生大量尿素酶的情况而建立的[10]。应用该方法,Desai[11]等检测了患有消化不良的43例病人的牙菌斑、胃窦、胃体粘膜中的Hp,检出率分别为98%、67%、70%。国内,宋莉、蒋泽先[12]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医务工作者的牙菌斑中Hp感染阳性率为72.72%,明显高于非医务工作者的牙菌斑中Hp感染的阳性率49.27 %。
; 3.2; 细菌培养法
; 从微生物学角度来说,细菌培养法是当然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条件过于苛求,一般医院缺少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而且,多数研究表明,用细菌培养法检测口腔中的Hp,阳性率较低。
; 3.3; 免疫学方法
; 使用单克隆抗体也是检测Hp的有效手段。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最好使用两种单克隆抗体。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即使把一个微量培养的Hp细胞加有数百万不同细菌的牙菌斑标本中,也很容易检出免疫染色阳性的Hp细胞[13]。
; 3.4; 聚合酶链反应(PCR)
; PCR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发现和鉴别微生物致病原有力的工具。目前已克隆成功的Hp功能基因包括尿素酶、细胞毒素、热休克蛋白基因等,利用这些基因互补的核酸片断设计PCR引物或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波治疗儿童扁桃体炎对免疫功能影响.doc
- 微波及激光配合干扰素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随机对比探究.doc
- 微波治疗90例卵巢囊肿超声观察.doc
- 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配合及护理.doc
- 微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探究.doc
- 微波辅助萃取-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龙胆苦苷探究.doc
- 微波组织凝固在口底鳞癌治疗中应用.doc
- 微生态制剂临床使用调查分析.doc
- 微生态肠内营养在胃肿瘤术后患者应用临床探究.doc
- 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情况探究.doc
- 全优课堂 数学 人教必修第一册 课件章末素养提升4.pptx
- 全优课堂 数学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配人教A版 课件1.4.2 第1课时.pptx
- 全优课堂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课件单元整合2.pptx
- 全优课堂 思想政治 人教选择性必修1 课件第3课 第2框.pptx
- 全优课堂 数学 人教必修第一册 课件2.3 习题课 .pptx
- 全优课堂 数学 人教必修第一册 课件2.1.pptx
- 全优课堂 数学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配人教A版 课件2.2.2.pptx
- 全优课堂 数学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配人教A版 课件2.5.1 第1课时.pptx
- 全优课堂 数学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配人教A版 课件第1章章末检测.pptx
- 全优课堂 数学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配人教A版 课件章末素养提升1.pptx
最近下载
- 5G网络基础知识理论考试题库50题及答案(含各题型).docx VIP
- 销售人员离职交接单(含客户信息交接表).docx VIP
- DB11T2382-2024 建设工程施工消耗量标准.pdf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课件作者十一五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作者含习题解答叶芬霞第2章节新课件(1251KB).ppt VIP
-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课件PPT.pptx VIP
- 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纠.docx VIP
- 两客一危综合解决方案.docx VIP
- 导尿术ppt课件共37张PPT).pptx VIP
- 英汉对比研究-论中西思维方式(新版)连淑能(精选)共52页课件.ppt VIP
- 2024年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同步课后练习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