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慢性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减轻慢性患者的负面心理反应,促进其恢复健康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反应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心理反应阳性率为35.94%;与患者关系密切的相关因素有8项,最后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迁延不愈的慢性患者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有益于减少患者的心理反应。
【关键词】 慢性病;心理反应;护理对策
Psychic Reaction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 of Chronic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lease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promote health. Methods Applying a questionaire to conduct investigates around the psychic reactions and their related factors. Results The positive efficiency is 35.94% and there are eight factors being very close with the patients.Finally,through analyzing,bring up methods to nursing management and psychic nursing accordingly. Conclusion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from chronic diseases, often have psychic reactions on different digrecs in the processes of hospitalizing.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Psychic reaction; Nursing countermeasure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为了慢性患者入院后能得到更全面的护理服务,对院内慢性患者进行心理反应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研究对象
2006年10月2日至2007年1月2日在郑州市中心医院住院且处于稳定期的慢性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其中入院时间≤2周者30例,gt;2周者34例;要求能够独立阅读调查表。
2 方法
2.1 心理反应调查
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自评量表[3],调查员由受过培训的护士担任,说明调查目的后,在调查员监督下,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测试。
2.2 调查项目的设置
集中慢性患者入院后一般需求及有关问题,广泛征求护理人员意见,归纳出8条相关因素:疼痛、急躁紧张、探视需要、隔离感、烦闷焦虑、绝望、对环境陌生、睡眠质量差。根据调查对象对每项相关因素的反应程度,均设置3个等级梯度,即1级代表感觉良好或无需求,2级代表感受或需求处于1级和2级之间,3级代表感觉出现问题或有需求。
3 结果
3.1 慢性患者心理反应
根据慢性患者自评,将各自分值相加,即得焦虑和抑郁总分,分值8为阳性标准[3]焦虑或抑郁中任一项分值超过标准即为阳性反应,本组阳性反应者23例,占调查的35.94%,经统计学分析,Plt;0.05,有统计学意义。
3.2 与心理反应相关的因素与不同等级所占的比例
结果表明:慢性患者入院期间,疼痛、急躁紧张、烦闷焦虑,在心理反应中占很大比例,经统计学分析,Plt;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64例患者心理反应相关因素结果例(略)
3.3 心理反应类型与入院时间有关
急躁紧张感在入院≤2周的患者中占95.4%,烦闷焦虑感在入院gt;2周的患者中占89.1%,经统计学分析,Plt;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慢性患者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4],必须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用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使患者身心积极效应相促进。
结果显示:急躁紧张者达49.25%,且以入院≤2周的患者为主,这与患者对患病事实的心理接受过程有关。 慢性患者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患者角色;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4]。根据心理学和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