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内镜及手术中肝总管胆汁细菌培养对比探究.docVIP

老年患者内镜及手术中肝总管胆汁细菌培养对比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患者内镜及手术中肝总管胆汁细菌培养对比探究

老年患者内镜及手术中肝总管胆汁细菌培养对比探究   作者:冯煜,孙竹峰,万柳华,黄东平,凌小琳,胡海强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老年患者(≥65岁)内镜与术中肝管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明确前者在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价值。方法 以感染严重评分(SSS)lt;30和感染评分(SS)lt;10作为入选条件(Psssgt;0.05,Pssgt;0.05),分为内镜组(n=61)和手术组(n=62),内镜组经肝管插管获取胆汁,手术组经穿刺肝管获取胆汁,立即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测试,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内镜组与手术组的阳性率(Pgt;0.05),革兰阴性菌除了大肠杆菌分布Pgt;0.05,两组大肠杆菌Plt;0.05,革兰阳性菌分布Pgt;0.05。革兰阴性菌药物敏感Pgt;0.05,中度敏感Pgt;0.05。革兰阳性菌药物敏感Pgt;0.05,中度敏感Pgt;0.05。革兰阴性菌中丁胺卡那与庆大霉素药物敏感对比Plt;0.05。建议使用对手术和内镜两组都敏感或中度敏感的抗菌药物,革兰阴性菌使用:丁胺卡那、亚胺培南、氨苄青霉素。革兰阳性菌使用: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结论 老年胆石病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通过内镜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可以大致反映胆管内细菌学状况,不应轻易放弃并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老年;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细菌学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rospective study for aged patients was performed to use antibiotics basis on the bacterio-culture of bile from liver common bile duct in ERCP,it was correct or not.Methods We made a bacterio-culture of bile of 12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holecystectomy or ERCP.Based on SSSlt;30 (septic severity score) and SSlt;10 (sepsis score).Endoscopy group was 61,operation group was 62.Then we analyzed the bacteriology data.Result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endoscopy group and operation group.Conclusion From this study,we conclude that the bacterio-culture of bile should be done in ERCP and hope to generalize it. 【Key words】 old;ERCP;bacteriology 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以60岁作为老年界限,发达国家则以65岁作为老年界限,80岁以上为高龄[1]。而胆道疾病是老年常见病。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疾病的成功率已很高,使从内镜取得胆管内胆汁的机会增加。然而内镜需要经过口腔、咽部和消化道,且插管通道与吸引胃肠内液体的吸引通道在镜身是共同通道,易被污染。而无菌手术中取得的胆汁标本,污染因素少。内镜培养结果是否与手术中取得的培养结果存在很大的偏差呢?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2],将二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把内镜治疗和手术探查的病例,根据心血管、神经系统、肺、肝、肾、胃肠道功能不全分级评出感染严重评分(SSS),再根据病情、体温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感染评分(SS),然后将感染严重评分lt;30分、感染评分lt;10分作为入选条件[3],分为内镜组和手术组。内镜组61例,男29例,女32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67.5±2.419)岁。手术组62例,男30例,女32例,年龄63~83岁,平均年龄(66.5±2.506)岁。两组诊断情况见表1,表2。 表1 两组诊断情况 (例) 表2 细菌阳性情况 (例) 1.2 标本采集和细菌培养方法和药敏测试 内镜组:当插管成功以后,用不添加抗菌药物的造影剂证实导管在胆道内,本组均再将导管头部调整插至肝总管处后,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回抽标本,立即注入培养皿送培养。手术组:明确有胆总管探查指征后,进腹以后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暴露胆总管、肝总管,用一次性的注射器穿刺肝总管抽取胆汁,注入培养皿送培养。两组胆汁均采用美国Becton Dickinso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