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退变性滑脱CT征像分析及探析
腰椎退变性滑脱CT征像分析及探析
【关键词】 ,腰椎;退变;滑脱;CT诊断
[摘 要] 目的:通过CT与X征象对比分析探讨腰椎退变性滑脱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统计137例138个滑脱椎体的病变特点、程度、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小关节、椎体及椎间盘等病变征象。结果:137例中女性占69.34%,46岁以上占80.29%,腰4、腰5椎体滑脱占97.10%,且97.83%为前滑脱,其中Ⅰ度滑脱占91.30%,合并小关节病变65.94%,椎体及椎间盘退变42.03%,椎管、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占32.61%。结论:CT诊断腰椎退变性滑脱症(DS)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正确的扫描方法及合理应用窗技术能较好的显示DS及并存的腰椎退行性病变,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关键词] 腰椎;退变;滑脱;CT诊断
腰椎滑脱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可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前者即合并椎弓崩裂的椎体滑移;后者是指不伴有椎弓崩裂而常伴椎小关节、椎间盘及椎体退行性变的椎体滑移[1],目前大多数文献统称为腰椎退变性滑脱症(lumber degeneratine spondylolisthesis 简称DS)。近年来随着CT普及,本病的检出率随之提高。本文通过对DS的CT征象以及分布特点等分析、比较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我院1999年至2003年4年间经CT诊断DS 13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95例,年龄21岁~76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1周~20余年,临床症状以腰腿痛、酸困不适为主要表现,下肢麻木无力、间接跛行次之,病例中94.16%患者来自农村,多从事重体力劳动。
1.2 扫描技术 患者取仰卧屈膝位,全部病例均平行L1~S1椎间隙进行CT平扫,层厚层距3 mm~5 mm,连续扫描2层~4层,部分病例加平行椎板的反角度扫描2层~3层,分别照骨窗及软组织窗像。
1.3 CT征象分析
1.3.1 椎体滑脱程度的划分方法 将定片中滑移椎体的下一椎体上缘前后径划4等分,前滑脱是以滑移椎体后缘所处位置划度,即当其位于下一椎体上缘后1/4等份内为Ⅰ度,位于后2/4为Ⅱ度,位于后3/4为Ⅲ度,位于前1/4为Ⅳ度,后滑脱则相反类推。
1.3.2 椎体、椎间盘及椎小关节等征象分析 通过调整窗宽窗位,将椎体、椎间盘及椎小关节退行性变分为4部分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3.3 关于滑脱椎体小关节面倾斜角的测量、分析,文献已多有报道,本文不再涉及。
2 结果
2.1 本组病例中,男性42例,女性95例,男女比例1∶2.26,结合男女更年期,将发病年龄大致分三段,DS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年龄与性别分布(略)
2.2 临床症状以腰腿痛为主,其它症状分布 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分布(略)
2.3 本组病例中腰4、腰5发病率显著居高,而后滑脱比例明显低于文献报道[2]。滑移程度为Ⅰ度~Ⅱ度,其分布见表3。
表3 滑脱椎体及程度分布(略)
2.4 CT征象除椎体滑脱以外,可大致分为4组征象 椎小关节病变包括椎小关节增生、肥大、关节间隙变窄、真空征像、关节面粗糙、关节半脱位及关节紊乱等;椎间盘病变包括膨出、突出、髓核脱出、变性及钙化等;椎管椎弓病变包括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等;椎体退行性改变包括边缘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许氏结节形成、椎间隙改变以及椎体序列及曲度改变等。征象分布见表4。
表4 CT征象分布(略)
3 讨论
3.1 有关DS的命名、病因及病理 据文献报告[3]早在1854年,德国人Killan提出“脊柱滑脱”一词,1930年Junghuanns报道了无椎弓峡部缺损的脊柱滑脱,1955年Newman发现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与脊柱退变有关,从而命名为退行性脊柱滑脱,Rosenberg则进一步研究发现腰4高发病率及其与该部位的解剖学特点有关。目前本病多以“腰椎退变性滑脱症”命名[4],关于DS的病因、滑脱椎体小关节面倾斜角变化、椎弓根的伸长、脊柱生理弯曲的存在和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大致矢状走行及腰椎小关节突间距与椎弓峡部间距的比例变异等[5]为本病的解剖学病因,而椎间盘变性、突出、椎间隙变窄,小关节囊及韧带肌肉松弛,小关节面的变性、破坏、真空样变,多次轻微外伤等因素是导致本病的后天动因,DS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可能与女性较早进入更年期或绝经期,体内激素失衡,导致韧带松弛、骨质疏松、小关节易于磨损退变有关[6]。本组病例与文献报道类似也说明了这一点。DS的早期病理改变为小关节囊滑膜炎,继而关节囊松弛,关节软骨受侵蚀,骨质增生和软骨下骨质硬化;椎间盘变性、膨出、突出、椎体骨质增生,常与椎小关节病因同时存在或互为因果[2]。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股静脉穿刺在血透中应用及护理.doc
- 股骨中段骨折梅花针固定术后针体断弯力学分析及治疗.doc
- 股总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变化及三尖瓣返流关系.doc
- 肠球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及医院感染.doc
- 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臼骨折治疗.doc
-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探析.doc
- 股骨干骨折骨不愈合原因分析.doc
- 股骨骨折遗漏股骨颈骨折治疗.doc
- 股骨头骨骺滑脱X线诊断.doc
- 股骨颈上部区域及腰椎及双侧股骨上端骨密度相关性探究.doc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