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濠涌整治及环境优化计划.PDF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东濠涌整治及环境优化计划.PDF

The reforming and upgrading of the Dong Ho Stream project 廣州東濠涌整治及環境優化計劃 簡介資料由香港城市大學王煒文提供 王老師自1998年開始對廣州進行一系列的城市研究 東濠涌計劃為其中一個研究副題 東濠涌優化計劃 備受關注的東濠湧部分專案(南段)於亞運前,經舊城區重整 及污水截流淨化後,形成一段绿化寬廣的新步行通道,市民可 從環市路沿東濠涌一路步行到珠江邊。 2007年,越秀區推出河涌綜合整治計劃,主要涉及東濠 涌、沙河涌、新河浦涌、景泰涌等4條河涌的優化工作,總投資 約11.6億元。目前,4條河涌整治工程的中後期工作已完成,並 在2010年中部分開放給公眾應用。 東濠涌是廣州僅存的舊城護城河,從北到南穿過環市路、 東風路、中山路,直入珠江。歷史上的東濠涌是珠江的一條天 然支流,它發源於白雲山下的麓湖。隨著白雲山水量逐步減 少,麓湖沒法再承擔為東濠涌補水的任務,東濠涌中山路以北 基本無水。解決的方法是在計畫中,在江灣橋旁建設補水泵 站,從珠江取水至東風路,實現水迴圈,並預留中北段綜合整 治的基礎設施。 目前,東濠涌南段綜合整治方案已基本完成。此资料集用 筆者過去十年的紀錄照片整輯而成,將過程及完工後的成品做 個簡介。 東濠涌優化計劃有以下的特點: • 全長4.5公里的東濠涌,經過的全是廣州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征地拆遷量之大,難度極高。 • 河涌流經的城市環境非常複雜。河涌南北走向,橫切多條東西 走向的主道,包括東風東路、中山三路(地鐵過道) 、及其他多 條副道。 • 在河涌之上,自80年代初已建成一段雙層雙向的高架行車橋 (東濠涌高架) ,交疊申延近2.8公里。兩旁布滿高、矮不一的 樓房,最貼近處只距河涌不多於15米。 • 地下管線密集,兩岸堤岸狹小,河涌中央還有280多個橋墩等 地理位置特點,整治過程難度非常高。 • 北段部分封蔽式暗涌回復成為明湧。全長4.5公里的流段全面 進行治淤截污、覆蓋補損、清拆違規建築、少量拆遷重整,並 加入公共空間、綠化廣場或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和其他基本生 態景觀建設等。 • 主要景觀重點是在越秀路與東風路交界處,建上、下兩個廣 場,上層設水池,下層作為市民遊樂廣場。 • 全段完工後,希望將項目打造成‘廣州歷史文化休閒第一湧’ 的 目標。 園 公 湖 山 東 路 路 三 東 山 風 中 東 架高涌濠東 路 四 山 中 路 涌高架 東 東濠 風 東 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