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纯化疏水层析.pdfx.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蛋白纯化疏水层析.pdfx

第二部分 分离技术 生 物 活 性 分 子 第3章、沉淀法 的 分 第4章、吸附层析 离 第5章、纸层析 与 表 第6章、凝胶过滤层析 征 第7章、离子交换层析 第8章、亲和层析 第9章、疏水层析 第9章 疏水层析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9.1、概述 9.2、疏水层析原理 9.3、疏水层析介质 9.4、疏水层析实验技术 9.5、疏水层析的应用 9.6、反相层析 9.1、概述 疏水层析(HIC)亦称 为疏水作用层析,是利用 固定相载体上偶联的疏水 性配基与流动相中的一些 疏水分子发生可逆性结合 而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从作用机制来看,它 属于吸附层析。 疏水效应 非极性化合物例如苯、环己 烷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与水 混合时会形成互不相溶的两相, 即非极性分子有离开水相进入非 极性相的趋势,即所谓的疏水性 (Hydrophobicity)。 非极性溶质与水溶剂的相互作 用则称为疏水效应 (Hydrophobic effect) 。 疏水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 非极性分子进入水中,有 聚集在一起形成最小疏水 面积的趋势,保持这些非 极性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 用则称为疏水作用。 对于可溶蛋白,溶剂是水,疏水侧链因此被包 埋在蛋白质内部。最终的结构是最适合周围溶液的 热动力学折衷的结果。 就球形蛋白质的结构而言, 其分子中的疏水性残基数是从 外向内逐步增加的。 虽然疏水氨基酸大多被包 埋在球形蛋白内部,有些则暴 露在外,在蛋白质表面形成疏 疏水和亲水部件表面的溶菌酶。 最疏水部分是深红色,浅红色的更少的 水区域,这部分暴露在外疏水 疏水性。最亲水部分显示在深蓝色的, 更少的亲水部分是浅蓝色。 性基团称为疏水补丁。 9.2、疏水层析原理 A) B) 高度规则的水壳层包围在配基和蛋白的疏水表面周围。 疏水物质被迫融合以减少这种壳的总面积 (熵最大)。 在纯水中,任何疏水效应都太弱而不能导致配基和蛋白 之间或蛋白自身的相互作用。盐能够增强疏水作用。  亲水性强的蛋白质与疏水性固定相结合作用原理  靠蛋白质表面的一些疏水补丁 (hydrophobic patch);  令蛋白质发生局部变性(可逆变性较理想),暴露出掩藏 于分子内的疏水性残基;  高盐作用。疏水层析的特性所致,即在高盐浓度下,暴 露于分子表面的疏水性残基才能与疏水性固定相作用。 9 一般在 lmol/L (NH4) SO 或 2 4 2mol /L NaCl 高浓度盐溶液中, 亲水性较强的组分物质,会发生 局部可逆性变性,并能被迫与疏 水的固定相结合在一起。 然后通过降低流动相的离子强 度,即可将结合于固定相的物质, 按其结合能力大小,依次进行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