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惠_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本质与史学简析_王颖.pdf

论普惠_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本质与史学简析_王颖.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普惠_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本质与史学简析_王颖

2016 2 No. 2 ,2016 年第 期 ( 428 ) General No. 428 总第 期 论 : 普惠 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 本质与史学简析 王 颖 曾康霖 ( , 100032 ; , 610051 )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北京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成都 : , 。 摘 要 在认识论上 发展普惠金融首先需要基于对普惠的理解 本文从经济伦理与中 , : , 国固有的本末区分角度研究普惠的政策实践与得失 结论如下 第一 不同个体所具有的先验 、 ; 和后验禀赋不一致性造成了要素配置 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非均等性 由此普惠由伦理理想 : 、 。 , 演化为政策取向 在要素配置 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领域的均等性和反哺性 第二 普惠的包容 。 , 边界应该覆盖所有人 从经济史的本末关系看 基于抑制某一群体以保护另一群体的狭义普 “ ” , , 惠存在向 排他 收敛的倾向 立足于本末兼重的广义普惠 则普惠金融框架设计成功概率更 。 , “ ”, 。 高 第三 普惠的基础是 俱乐部 具有相同禀赋条件的人具有互助合作的伦理前提 弱势 、 、 , 群体间的互助 合作 众筹可以成为普惠的基本实现形态 其特点是摆脱对财政转移支付的依 , 。 赖性 有助于将普惠引入金融 : ; ; ; ; 关键词 普惠 普惠金融 禀赋 要素配置 收入分配 JEL 分类号:G2 ,D3 ,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7246 (2016)02 - 0037 - 18 大 , 。 , 。 , ; 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 、 , 、 、 、 、 。 、 。 , 所终 壮有所用 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 ; , 。 , 。 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 。 “ ” 闭 是谓 大同 。 ——— ,《 · 》 孔子 礼记 礼运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