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是因为有优美语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作文是因为有优美语言

好作文是因为有优美语言什么样的作文才算好作文,当然可以讲出许多标准、条件和要求,如立意要新,开掘要深;要有好的题材;构思要巧妙,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还有凤头猪肚豹尾什么的…… 这些标准、条件和要求都不错,也很重要。但是,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它们的全部基础在于语言及语言的表达。好作文是因为有优美的语言。 那么,又有同学要问,什么样的语言才是优美的语言呢?我们当然不能把优美的语言仅仅理解为多几个形容词,或多几段描写。优美的语言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征,但要准确地描述这些规律和特征,有时是困难的。因此,优美的语言与其说是一种概念定义,不如说更是一种作文实践者的直觉和感受。 也许有人要问,平实的语言算不算优美?难道写文章都要用优美的语言吗?同学们要注意,平实与优美不是互相排斥的对立关系,许多好文章的语言可以说既平实,又优美,是优美中的平实,平实中的优美。如毛泽东的语言有的看起来很平实,其实也很优美。他的许多题词,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等,如果拆开来看,几乎是大白话,但这些组合起来的大白话,便构成了优美。 有些中学生朋友以为写记叙文或写记叙性散文必须优美,写议论文便无优美可言,其实不然。以一位中学生所写的《广告》一文为例,这是一篇标准的议论文,但该文则能体现出语言的优美特征。试举其中的两段: “一则好的广告,就像一首动人的小诗。不打不相识,这是打字机的广告,简洁的五个字把打字机的形象逼真地捧在了人们的眼前;她工作,你休息,这是洗衣机的广告,亲切的话语,正中人意,让你毫不吝啬解囊购买。” “广告中,我们看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满。席梦思、影碟机和大彩电,空调、电脑和手机……先后走进了我们的新生活。” 上面两段都是在议论过程中为立论而写的论据文字,虽然没有用什么优美的词句,但由于注意了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个意义上看,优美的语言并非要华丽的词藻。流畅、通达,表达严密而恰当,具有内在的节奏,讲究参差中的对应,读起来顺口、上口,也是一种优美。 其实,关于中国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中国的经典文章里,早就有了数不胜数的范例。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化很偏重于对称和节奏,这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演变积淀而成的汉民族美学心理。中国的建筑,如四合院、寺庙宫殿的设计,对称和节奏的美学心理表现得相当突出。过去,苏南农村小康之家的民宅,往往是中间正房,两边非要盖几间非常对称的偏房。即使如苏州园林的建筑,那曲折迂回、幽深明灭的格局中也无不表现对称和节奏。至于说书法艺术,如果撇开其语言文字的意义,它的间架结构、书写布局,还有“字与字、行与行、大与小、正与斜之间的顾盼与呼应,揖让与补救”,更处处体现出匀称的美学效果。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抛开思想内容而刻意追求华美与绮丽,但中国文化由《诗经》而沿袭下来的语言风格实际上已内化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形成了汉语言的美学特质。这样的美学特质,在后来的政论散文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如著名的《阿房宫赋》,不但叙事抒情部分激情饱满,而且议论部分也渗透着语言的张力和咏叹的韵律效果。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这样的议论语言,不但击中要害,鞭辟入里,而且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流畅,给人以一波三折、回肠荡气之感。 “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废弃了文言文,但是,中国语言表达的美学风格并没有改变。无论是刘半农的新诗,还是朱自清的新散文,那音韵和节奏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丰子恺的文章,历经几十年,直至今日都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为最广大的读者所喜爱,其优美的语言魅力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再以当代最受欢迎的三位学者、作家为例,他们分别是魏明伦、余秋雨以及台湾散文家余光中,我以为他们受到读者欢迎的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符合中国大众的阅读习惯。即使深奥的学问,在他们的笔下都会化作平易的语言和朴素的情感,让读者很愿意与之亲近。 魏明伦人称“巴蜀鬼才”。“鬼”在何处?就因为任何题材,哪怕是一点小事,到他手中都能翻腾出一篇十分耐读的短篇佳作。他曾写过一篇《鬼话》杂文,虽为即兴发挥,但读之意深味长。其中一段这样写道: 前几年编剧之余,洒了些彩墨,凑成些闲文。写戏是有心栽花,作文是无意栽柳;偶尔到学术界里客串几场,数量甚微,就那么几板斧。只求少而不粗,短而不浅,从内涵到形式皆斗胆独树一帜,虽是江山易改,鬼性难移,但鬼话不离人间烟火;鬼眼儿盯住中国的现实;鬼头鬼脑思考人的价值,神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