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实验内容.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实验内容.ppt

四、实验内容 判断污水用哪种药剂来处理的标准就是污水中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是否大于500万。这个标准的确立,不但是为了提高残余聚合物的利用价值,而且也是为了避免污水处理成本的提高。所以在确定污水用哪种药剂体系来处理时,应该先测定污水中残余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五、结论 五、结论 1、研究出了聚合物对污水的稳定机理;并也考察了聚合物存在条件下,污水矿化度、固体悬浮颗粒、油水质量比、pH、表面活性剂等对污水稳定性的影响;也研究了外部条件温度、沉降时间对污水稳定性的影响。 五、结论 2、确定了采收率提高值、残余聚合物浓度、分子量三者之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分析了聚合物浓度、分子量对采收率提高值的影响,确定了污水中残余聚合物具有重复利用价值条件为:参与聚合物的分子量大于500万 五、结论 3、确定了降解聚合物药剂体系的最佳配方为聚合氯化铝铁:改性聚合氯化铝:对苯二酚:过硫酸钾:硫酸亚铁=50:50:3:4:3;通过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助凝剂的复配合筛选,确定了保留聚合物的药剂体系的最佳配方为MT-5:TSG203A:SR-1=2:1:1,并通过在油田现场的污水处理试验,验证了两种药剂体系对含聚合物污水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提出宝贵建议,谢谢! 四、实验内容 由表4-4可知,当污水中残余聚合物的浓度不断增加时,采收率提高值要达到3%所需要的分子量会不断降低。当残余聚合物的分子量大于500万时,在残余聚合物浓度较低(100~300mg/L)时,其采收率提高值也能够达到3%,残余聚合物仍然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 四、实验内容 (2)残余聚合物分子量对采收率提高值的影响 采收率提高值/% 3 聚合物分子量/104 100 200 300 400 500 520 聚合物浓度/mg/L 6640 5068 3495 1922 350 35 表4-5 残余聚合物分子量变化时浓度的分析 四、实验内容 由表4-5可知,当残余聚合物的分子量不断增加时,采收率提高值要达到3%所需要的残余聚合物浓度会不断降低。当残余聚合物的分子量较小时,要使采收率提高值达到3%,残余聚合物的浓度需要达到2000 mg/L以上,但是实际油田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的残余聚合物根本不会达到如此高的浓度;而当残余聚合物的分子量达到500万以上时,即使其浓度低于350mg/L,仍然可以达到采收率提高值为3%的要求。由此可见,只有残余聚合物的分子量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才会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四、实验内容 (3)残余聚合物重复利用标准的确定 若污水中残余聚合物的分子量大于500万,则采用保留污水中的残余聚合物的处理方式;若污水中残余聚合物的分子量小于500万,则采用降解污水中的残余聚合物的处理方式。 四、实验内容 4.2.4含聚合物污水驱油试验 方案编号 污水残聚分子量/104 聚合物分子量/104 采收率/% 采收率提高值/% 1 0 0 43.38 0 2 196.1 1.816 45.75 2.37 3 698.5 1.816 50.91 3.53 4 0 2000 55.17 11.79 5 196.1 2000 55.29 11.91 6 698.5 2000 56.65 13.27 表4-6 不同驱替液对采收率的影响 四、实验内容 由表4-6可知,当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残余聚合物的分子量超过500万时,如果经保留污水中残余聚合物的处理方式处理后,直接回注地层驱油和经配注聚合物溶液后驱油,都可以比较大的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价值。 四、实验内容 4.3含聚污水处理药剂的研制 4.3.1降解聚合物药剂体系 (1)聚合物降解剂 ①有机物体系 ②氧化还原体系 ③过氧化物体系 ④复配 方案标号 不同体系的复配加量/mg/L 降粘率/% 1 HQ(75mg/L)+ K2S2O8(100mg/L)+ FeSO4(75mg/L) 98.72 2 HQ(75mg/L)+ FeCl3(250mg/L)+ FeSO4(45mg/L) 98.51 3 K2S2O8(100mg/L)+ FeCl3(250mg/L)+ Na2SO3(45mg/L) 98.93 4 HQ(50mg/L)+K2S2O8(50mg/L)+FeSO4(37.5mg/L) 97.67 5 HQ(50mg/L)+FeCl3(125mg/L)+Na2SO3(22.5mg/L) 97.36 6 K2S2O8(50mg/L)+ FeCl3(125mg/L)+ Na2SO3(22.5mg/L) 98.21 7 HQ(30mg/L)+ K2S2O8(40mg/L)+ FeSO4(30mg/L) 97.64 8 HQ(30mg/L)+ FeCl3(100mg/L)+ Na2SO3(18m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