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人共舞-----谈职场中的人际互动与沟通技巧.ppt
伴你同行----- 同理心與焦點正向的運用 張老師中心資深督導蔡玲姮 Know what ? C世代的時空背景: 1.害怕失敗的恐懼感 2.急速變遷的迷失感 3.功利盛行的自卑感 4.擔心冷漠的疏離感 5.情感傳導的孤獨感 分組討論︰人為何會有情緒? 1.怎樣你會歡喜 2.怎樣你會生氣 3.怎樣你會感到不好意思 4.怎樣你會操煩 5.怎樣你會悲哀 6.怎樣你會擔心 7.怎樣你會驚奇 8.怎樣你會恐懼 情緒是什麼碗糕 ? 杏仁核是情緒的哨兵 以過去的經驗反應 淹沒理性的生理反應 情緒管理的內涵 (一)情緒的定義: 由主觀的感覺、生理反應、認知的評估及表達行為四成份交互作用而成 (二)情緒的特性:具有相對性、遞減性、主觀性和獨特性 (三)情緒對身心的影響:中國醫學「黃帝內經」中,曾經說道:人有七情為-喜、怒、憂、思、悲、恐、驚,而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悲則傷心、肝、肺,恐傷腎,驚則傷膽,所以和暢性情將有益身心 紓解情緒的方法: (一)情緒出口:說、寫、畫、唱出來或關起房門罵一罵,大打枕頭發洩一下。 (二)生理調適:運用深呼吸、肌肉放鬆、靜坐、冥想放鬆或泡熱水澡、運動等方法調適。 (三)認知調整:認知影響情緒和行為,敏覺非理性認知及自我內言和負面歸因型態作調整。 (四)培養興趣:不但可以怡情養性,更具有高度紓解情緒的效果。 (五)自信樂觀:具有正向的人格特質較能保持愉悅的心情,不易被激起負面的情緒。 (六)解決策略:具有能力和方法解決問題,產生不愉快情緒的機會自然減少。 Know why ?? Maslow的需求論 天生氣質的行為科學觀 活動量 適應性 規律性 趨避性 注意力 情緒本質 反應閾 反應強度 堅持度 同理心練習 體驗:瞎子走路 討論:感受回饋 同理心的定義 同理心不是同情 是輔導人員能設身處地的對當事人產生一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鳴性了解。 同理心是幫助當事人的第一步。 同理心的定義 Rogers說:「諮商員能夠正確的了解當事人的主觀世界,並且能將有意義的訊息傳達給當事人。明瞭或覺察到當事人蘊含著個人意義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沒有喪失這『好像』的特質,這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的定義 輔導員能覺察到他的困惑、憤怒、膽怯或受到他人不公平對待的心情,就好像是自己的感覺,且能夠將當事人不是很清楚的事情或感覺傳達給他」 這種高度敏感的同理心,使人更接近自己、了解自己,進而能夠學習、改變和發展。 Know how 同理心的內涵 一、專注行為:搭建關係之橋 生理專注:1.面向對方2.保持眼神適當注視3.輕鬆自然開放的姿態與表情4.身體適當前傾向當事人。 心理的專注:1.傾聽當事人口語表達的內容2.觀察其非口語的行為3.對所聽到、觀察到的給予適當而簡短回應。 二、對感覺的反映 對當事人身在其中的感受及情緒作恰如其分的正確反應 1.辨識感覺---情緒的內涵 2.情緒的反映---好像在照鏡子,呈現出的是當事人自己內在的情緒,藉此而了解到自己的態度與情緒狀態。 三、對內容的反應 收集資料:針對當事人所經歷事情的內容有共鳴性的了解 影響 性摘要:簡要的複述當事人談話中的主要內容,除了表達認真的了解,也正確的把握話中的含意 同理心反應的共同問題 避免假裝了解 避免鸚鵡學語式的模仿 避免當事人漫談 避免反應過分冗長 注意用語與當事人的背景符合 注意非語言行為的一致性 非自願個案抗拒的處理: 一、了解抗拒的原因︰不了解我們的身分及來意?或害怕面對問題?擔心他人的看法?或不知道協助的方式?或其他…. 二、抗拒的形式:沉默、顧左右而言他、心不在焉、扯開話題、保持禮貌、推託有要事….等 三、表達尊重與邀請:場面構成---說明所屬單位、姓名與來意,表達關心與傾聽開始,打開僵局,邀請參與,當然也尊重對方不願被打擾的選擇。 四、搭配固定的關懷員:避免重複敘述或重新建立關係的困擾。 問題解決秘笈 1. Know what→ know why→ know how? 2. Goal Setting目標設定(短中長期目標) ↓ Objective 客觀事實(收集資訊及相關事實) ↓ Reflective情緒感覺(情緒與主觀的感受) ↓ Interpretive解釋問題(價值澄清與意義的探討) ↓ Decisional個案的決定 (特別的發現與改變) ? 協助個案做情緒的主人: 1.?了解個案的生心理發展及情緒起伏不定的狀態。 2.?尊重個別差異及了解醫囑情形。 3. 教導個案了解個人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