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能性高分子报告主题分子量对高分子电解质离子导电率之影响(在锂离子电池之应用).doc
功能性高分子報告
主題:分子量對高分子電解質離子導電率之影響
(在鋰離子電池之應用)
作者: Alexander A. Terana,c, Maureen H. Tanga,c, Scott A. Mullina,c, Nitash P. Balsara a,b,c
a.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ies Division,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Berkeley, CA, 94720, USA
b. Materials Sciences Division,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Berkeley, CA, 94720, USA
c.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94720, USA
班級:化材延修
學號 姓名:方啟光
摘要:
本研究量測Poly(ethylene oxide)(PEO) 和LiTFSI混合物的離子導電度與PEO分子量(M)之關係(在0.2–5000 kg/mol的分子量範圍)。研究結果與Shi 及 Vincent 1993所發表的 ? ???0 +K/M公式相吻合,而 ?0 和 K分別是與溫度倒數的指數及線性函數關係。
簡介:
均質電解質的種類
均質電解質大致可分為以下有五種:(第一種):典型的液態電解質;(第二種):膠態電解質;(第三種):乾燥態高分子電解質;(第四種):離子態導電高分子電解質;和(第五種):單一離子導電溶劑型高分子電解質.
固態高分子電解質之所以是非常重要的電解質,特別是在高能量密度的固態鋰電池,是因為它們比一些典型的電解質,例如:Lithium hexafluorophosphate(六氟磷鋰)/碳酸二乙酯更為安全; 如同燃料電池一樣,也和開放系統具相容性,.而且,也具有多功能性的發展潛力[2,3]。.鋰離子電池是目前可供電給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一些電動車的電力來源。但是,鋰離子電池所常用的電解質是鋰鹽類溶解在一種具可燃性有機溶劑中。鋰離子電池最致命的錯誤通常是開始於電解質的燃燒,而具高分子量的高分子都不具揮發性,也都不可燃,因此,高分子電解質作為鋰離子電池電解質可用於提升鋰離子電池安全性。
這些高分子材料是由低晶格能鹽類與可溶合性高分子複合而成。Poly(ethylene)(PEO)是目前被廣泛研究的可溶合性高分子,因為它有能力經由其結構中醚氧與陽離子相互作用,並達到陽離子傳導的功能。
關於高於玻璃轉化溫度的非晶質同質高分子的離子導電度,有兩種機制被廣泛的認同.第一個機制是環繞鹽類離子的支鏈的節段性移動所造成的,即在離子的周圍製造出一個類液體的環境,離子則是躍遷於相鄰類液體的環境已達到離子傳導的效果,這個機制是取決於離子和高分子鏈間的反應,且也被高分子的化學組成和溫度所影響.然而,這跟高分子鏈的分子量並無關係。
第二種機制則是要歸因於整個高分子與其配位離子的整體的擴散。這個機制用於鹽類在傳統的低分子量電解質(如水,或碳酸烷基酯)中的擴散,例如離子隨溶劑分子的外〝殼〞擴散。然而高分子的擴散係數隨著分子量的增加而急遽的下降,
第二種機制就只適用於低分子量的高分子。要詳細的探討這些機制,研究上需要將離子傳輸視為在一寬廣分子量範圍下鏈長的函數。
高分子分子量對高分子電解質離子傳導影響機制
目前所知高分子分子量對高分子電解質離子傳導影響之研究僅有三篇。最早期的研究由Shi 及 Vincent [12] 量測lithium triflate和PEO混合物中鋰離子擴散速率, DLi,及其穩定電流與PEO 分子量之關係。他們依高分子動力學理論(Rouse模式及蠕動模型reptation model)提出短鏈高分子擴散及長鏈高分子擴散之傳輸係數方程式。之後Hayamizu 團隊 [13]也以交流阻抗分析量測LiTFSI和PEO混合物中鋰離子擴散速率, DLi,及其與分子量關係。近來Diddens 利用分子動力學理論模擬來決定DLi 在PEO/LiTFSI混合物中結果與實驗量測結果相當一致 [14]。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進一步增加實驗數據來探討在LiTFSI和PEO混合物中導電率與分子量之間關係。
高分子電解質在鋰離子電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