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知识讲座{浅说三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历史知识讲座{浅说三国}

影响 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7世纪)、回鹘(7世纪)、西夏(11世纪)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 对唐朝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而藩镇之内,征兵重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自陕以西,民力伤残,人不聊生” 藩镇割据造成各种危机,“中原鼎沸,衣冠南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百曹荒废。中间畿内,不满千户。”  藩镇割据打破了大一统局面,冲击了儒家独尊至上的地位。当时“礼崩乐坏”,封建伦理纲常被重重地摔在地上。以前“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如今庶人不但干预朝政,甚至贵为天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准则被摧毁,礼乐征伐不再“自天子出”,成为“天子宁有种耶,当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混乱局面. 总之,藩镇割据是在均田制、府兵制破坏,庄园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节度使为维持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而出现的政治态势。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又一次由统一走向分裂,由强盛走向衰落。 《新唐书》认为,藩镇日趋强大,唐王朝日益衰败,并终于被灭亡,是朝廷决策重大失误的必然结果,也是唐朝军事制度败坏的必然结果。 《新唐书·兵志》曰:唐朝中期以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 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 第一,军队应由中央政权直接地、牢牢地控制,不能变成将领的私人军队,不能变成将领的亲兵。 第二,将领的权力不能过大,不能大到朝廷失去控制的地步。 《新唐书》说得好:藩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于是,“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朝廷举措失当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 第三,将领跟军队,应有合有分。不要一支军队始终归一位将领统领,使其无法拥兵自重,无法为了自己的私利跟军队结合起来,将其变成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 第四,要慎择将帅。 第五,朝廷要掌握军事将领的任免权。 第六,军事将领也要有监督。 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吸取了藩镇乱唐、亡唐,以及五代藩镇割据为害国家的教训,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终于结束了中唐以来200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四、三国鼎立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 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迫使曹军退回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207年1~12月(战前准备) 208年1~9月(向赤壁进军) 208年10~12月(正式开战) 209年1月(曹军溃败) 209年3~5月(孙刘联盟追击,曹操逃至夷陵,命曹仁等防御孙刘)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14年 刘备收蜀 221年 刘备称帝 222年 夷陵之战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政治影响 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 军事影响 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这场战役之后近40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汉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彝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 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代魏 280年,晋灭吴---大一统 泾原兵变 唐德宗时期( 779年-805年),河北一带的藩镇叛乱,用来镇压叛军的一支部队趁势占领京师长安,德宗逃到汉中,用了4年的时间才平定,史称泾原兵变。 河北﹑山东四镇也表示重新服从中央﹐表面上又归统一。德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