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衡传》教学设计6
《张衡传》教案
【备课资料】
一、张衡——世界史上罕见的科圣
张衡(78-139),中国古代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 东汉时期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人。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聪明,敏而好学,以“一物不知,实以为耻;闻一善言,不胜其喜”的态度求学治学。他约己博艺,无坚不钻。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以其崇高的品德,光辉的业绩,杰出的成就,伟大的贡献而名垂青史,令世人景仰,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他就像升悬到华夏天空中的一颗灿烂明星,学习和继承张衡的科研精神,对于激励肩负着科教兴国重任的广大干部、科技工作者,以及千千万万的青少年科技后备大军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作出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刻苦求学 无坚不钻
他从小就好学深思,聪明谦虚,勤于钻研。据史书记载,他在青少年时代就达到了“通五经,贯六艺”的境地。为了求索更渊博的知识,他不仅读前人写成的书,还读一些“活书”,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当他16岁的时候,前往西汉时的都城长安三辅地区游学。张衡踏平原,登高山,涉渭水,访民情,问物产,寻古迹,饱览了名山大川、辉煌建筑和市井民情,不仅加深了对前人书本知识的体会,而且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着他又前往东汉的都城洛阳——全国的学术中心,拜师访友,虚心求教,结识了许多学问大家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视野大开,求知欲更浓。当时,张衡的家境并不富裕,但无论是在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冬季,还是在蚊虫叮咬、汗流浃背的夏天,他都“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地沉浸在书山学海之中,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由于张衡勤奋好学,品德优秀,才华出众,官府竞相召他做官。但张衡思想开阔,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学业有成 报效家乡
张衡通过在外六年的艰苦求学,已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青年学者。当他学业有成之时,便产生了回家乡干点事业、报效家乡养育之恩的愿望。当时的南阳郡太守鲍德,是一个勤政为民、德高望重的官员。他非常仰慕张衡的才华,诚恳地邀请张衡出任南阳郡主簿,帮助自己办理郡政。公元100年,张衡接受了鲍德的邀请,出任南阳郡主簿。在任的九年间,他辅佐鲍德治理南阳,推广铁制农具,兴修水利,兴学办教,提高科技水平等,为南阳当时经济的繁荣和科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衡担任南阳郡主簿期间,在帮助鲍德处理好郡政的同时,还利用空闲时间,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二京赋》和《南都赋》。《南都赋》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南阳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淯水、便利的交通、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珍贵的矿藏、华丽的宫殿、壮观的楼阁、名人的轶事、经济的繁荣和历史的渊源等,抒发了一个赤子热爱家乡的拳拳之心。
鲍德于公元108年被调入京城任大司农。张衡便辞去南阳郡主簿职务,专心钻研学问。
天文科学 贡献卓著
公元111年,张衡应召入京,先拜郎中,后曾两度担任掌管天文历法工作的太史令。 公元117年,张衡根据浑天学说理论和对天象的实际观察,创造出了利用漏壶滴水推动的大型“漏水转浑天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演示恒星和太阳周日运行的仪器,为铜质空心球体,轴贯球心,轴和球体相接的两点为北极和南极。球外套有地平圈和子午圈,立有黄道圈和赤道圈,二者成24度夹角,分列有24节气等。仪器全靠漏壶流出水的力量推动齿轮,齿轮带动浑象,一昼夜转动一周。仪器上星宿出没与天象完全吻合,形象而生动地演示了日、月、星、辰的周日运行。浑天仪制造的成功和精确演示,轰动了整个京城,观看者络绎不绝,无不惊奇。张衡的这一发明创造既总结了古代天文学的成果和经验,又锐意创新,成功地运用了科学仪器,对以后天文学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浑天仪上的每一颗星斗,都是张衡辛勤汗水的结晶。
张衡还写出了世界史中不朽的天文学名著《灵宪》和《浑天仪图注》。书中全面阐述了天地的生成和结构,科学地解释了日、月、星、辰的本质和运动等。这两部书充分反映出张衡的天体演化认识、无限宇宙思想、浑天学说理论、行星运行规律、月食成因解释、恒星观测成果等。
地震研究 发明惊世
公元126年,张衡在第二次担任太史令之后,就注意搜集掌握地震情报和记录,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的首创,开创了地震科学的新纪元,他是人类从事地震科学研究的先驱和世界公认的地震学的鼻祖。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比欧洲早1 700多年。张衡也因发明了震惊世界的地动仪,登上了科学的顶峰。
机械制造 硕果累累
张衡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以他非凡的创造,向人们展示他的风姿异彩。他以杰出的机械制造能力,再次显露出他的盖世奇才。
张衡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