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服饰与文化变迁_0
浅析服饰与文化变迁
1、相关定义
1.1、相关概念理解
关于本文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什么是”西风东渐”? “西风东渐”是明清之际兴起的一股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社会思潮,也 可称”西学东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西学东渐”,一般认为是包括 科技、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西方知识以官方或民间自发的形式 传人中国,广义的”西学东渐”,则认为是包括上述内容在内,以及西方对近代 中国的一切主观和客观的影响,包括发动的历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对近代中 国的干涉等等,即在中国国门洞开社会大背景之下与西方文化传播和影响有关 8 的一切载体和事件。1晚清”西学东渐”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前到 1860 年, 西学进入中国,并有一定发展;1860 到 1890 年,西学大量输入中国;1890 到 20 世纪初年,”西学东渐”开始与本土文化融合,西学东渐的过程体现出文化 交流的普遍趋势:由量变到质变的传播过程。2 第二,如何理解服饰及服饰文化? “服饰”及”服饰文化”词语在中国古代所用不多,最早连用是在《周礼 春 官》篇中,《春官 典瑞》云:”辩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3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被频繁的应用。”服饰”这一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理解。广义 的”服饰”指服装及妆饰。”饰”的含义即指妆饰,饰品等。黄能馥、陈娟娟著 《中国服饰史》绪言中写道:”服饰包括服装和首饰,佩饰及配饰,它们既是人 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物质条件,又是人们在社会性活动中的重要精神体现。4”狭 义的”服饰”则专指衣服,其涵义与”服装”概念等同。在本文中的服饰概念 界定取第二种解释,对象仅涉及服装,不涉及妆饰及配饰等。 “服饰文化”则是在”服饰”基础之上衍生出的一个概念。要了解”服饰 文化”应该先看看什么是”文化”?文化顾名思义”人文以化成”,文化的核心 是”人”是人类作用,努力的一种行为。广义的文化即指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 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又被称为”小文化”是 排除物质成果,专指精神的创造和成果。一般来说,历史学家给文化下的定义, 是表示一个民族在某个特定时期的思想、成就、传说和特征的综合形式。5文化 既涵盖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也包含社会生活方面。”服饰文化”是”文化”中 的一类,”服饰文化”通过”服饰”这一具象载体,表现文化内涵。由服饰而延 伸的”服饰文化”的定义是:与服饰相关的,人类物质,精神文化之综合。6”服 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二者互相依存,彼此促进。中国文化是 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根源和基本,中国文化的优秀因子永远都是服饰发展 的养分和灵感来源,没有中国文化的滋润,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必然枯竭,而 服饰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传播并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大 力进步。 1 赵秀芬:《西学东渐与近代诗歌的嬗变》,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2 张立程:《西学东渐与晚清新式学堂教师群体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 3 《周礼注疏》卷 20,见(清)阮元较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 第 183 页。 4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1 页。 5 华梅:《服装艺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 10 页。 6 罗微:《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年。 9 第三,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 文章中涉及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服装,包括上衣、下裳等,鞋袜,妆饰及配 饰、首饰等则不包含其内。涉及的区域为都市,乡村则不在其中。涉及的时间 段为清末民初,主要是 1898 到 1927 年这一时段范围。涉及的对象民族主要为 汉族主流服饰,限于篇幅关于少数民族的服饰也非本文的研究内容。当然为了 全文表达清楚的需要,有些地方会涉及到清朝的服饰文化。
1.2、制度变迁概念
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的交换激励 [45]1。制度变迁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指”制度创立、变更和随时间变迁而被打破的 方式”[46]225。制度变迁理论是对这一过程的归纳总结和抽象概括,制度变迁理论 的基本分析思路是:技术水平、人口结构、产权、道德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 变化向人们提供了潜在的获利的机会[12]122,但是在现存制度结构安排内,这种 潜在的获利机会无法实现,那些可以获得潜在利润的主体(个体企业家)产生了 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动力,新制度所能提供的预期收益与改变旧制度所付 出的预期成本相等时,制度变迁就会处于均衡状态,只有当环境等发生改变时, 才会又发生对更新制度的需求或供给[47]。 诺斯认为”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 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套IECQQC080000-2017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文件(HSPM).pdf VIP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市场调查与分析: 数据分析网络调查报告撰写 (慕课版)王晓燕习题答案.docx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高级工培训大纲与教学内容概述.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VIP
- 《企业质量管控与应用》课件.ppt VIP
- 吊顶施工合同范本.pdf VIP
- 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制度.doc VIP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五首-渔家傲》.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