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徐皓峰电影作品中的“哲学思考”
浅论徐皓峰电影作品中的“哲学思考”
1、相关定义
1.1、”法哲学”的概念
在西方,法哲学是指从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和认识法律这一社会 现象的一门学科,如”法”中的天道观、天人关系说、人性论、历史观、理想国等 理论均属于哲学内容,法哲学已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但在中国却比较稚嫩,中 国古代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哲学,不过,法律思想中却蕴涵着丰富的法哲学内涵, 这便是中国法哲学特色所在。由于商鞅变法思想中的法哲学内涵充分体现了我们中 华民族的哲学传统,研究它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我们应该如张岱年在《论中国 哲学发展的前景》中所说,虚心学习西方哲学的同时”不应数典忘祖,忽视本民 族的哲学传统” 。其实法哲学的渊源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法”和宗法”礼治”思想。作 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法哲学理论的思想家” ,他的法哲学思想 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哲学思想的源头。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打破”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法律神秘传统,推行”铸 刑书鼎,以为国之常法”,是为首先打破法律秘密主义的第一人。其法示民众,开 创了中国法制的新篇章,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除子产外,当时 在法哲学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还有管子、老子和孔子。其中,管子《管子 用法》中 首次提出了”以法治国” 的主张;老子是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尼采曾高 度评价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 下汲桶,唾手可得”;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法哲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 。 降至战国,各诸侯国先后制定了一批成文法,如:魏国的李悝著《法经》六篇。 《法经》的体例、结构、立法宗旨及内容,在当时具有领先地位,是中国古代成文 法最为系统的集大成之作。当时,在法哲学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儒、道、墨、法 四大学派,他们围绕着对礼、法、德、刑的不同理解进行过激励的争论。商鞅便是 当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法经》为蓝本制定出秦律。法律中渗透着他 许多法哲学观点,如:人性论、本位观、君主论及法论等。
1.2、相关概念辨析
(1)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的概念是在欧洲最早出现的,法国黎塞留主教提出了国家至上理论, 国家利益源于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高目标,国家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 国家利益成为决定国家对外政策与行动的基本动因,影响国际关系的核心因素,也 是国家间关系最基本的驱动因素。关于国家利益的概念,中西方学者乃至不同派 系的认识都不尽相同。现实主义代表摩根索认为国家利益应当包括三个重要的方 面: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结构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华尔滋认为:生存 是国家惟一的利益;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基欧汉提出三种国家利益:生存,独 立,经济财富,而建构主义学派代表人温特又在其后加了第四种利益——集体自尊。 我国学者对于国家利益的概念的阐述大多是一般性的概括,国家利益概念大 多存在于国际政治研究著作中。笔者认为,国家利益是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的 各方面需要的所有资源的总和。从客体上看一,切能够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 发展等方面需要的资源,都是国家利益;从主体来看,国家利益只能是以国家为 主体的利益。国家利益虽然与政府利益、国民利益等密切相关,并且在不同时代 具有不同的复杂关系,但由于国家利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因而与政府利益与国 民利益等有所不同。 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不同的。首先,两者的主体不同。国家利益的主体是 国家,在数量上是确定的,而公共利益的主体是某一地域不特定的多数人,在数 1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公共利益的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量上是不能确定的;例如,为了国家安全,某国制造了一艘航空母舰。航空母舰 属于国家利益,只有国家可以使用,其他人皆无权使用。其次,两者的客体不同。 国家利益的客体在价值上不具有广泛性,只能满足国家的需要,不能满足其他人 的需要,而且国家利益的客体不对外开放;公共利益的客体则不同,它不但可满 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需要,而且它也对外开放,主体可以自由的使用。例如,军 事基地属于国家利益,军事基地是为了满足国家防卫的需要而建立的,不能用于 其他目的,而且军事基地不对外开放,除国家授权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出入 和使用。再次,两者的目的也有不同,虽然都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但是国家 利益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需要,而公共 利益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虽然是不同的,但两者也存在一些紧密相关的联系。国 家利益如果得到保障,可以保护公共利益。例如,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建立 了很多军事设施,军事设施属于国家利益。当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时,它会使用这 些军事设施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