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充电装置的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铅酸蓄电池充电装置的设计

铅酸蓄电池充电装置的设计 1、相关定义 1.1、VRLA蓄电池的电气特性及相关概念 电池单元 一般来讲,每个电池由六个单元组成,单元之间串联。对于每个单元2V的电 池来说,单个电池的电压为12V。 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当用导电体把VRLA蓄电池两个电极连通时,在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就会 进行电化学反应,这个化学反应是自发进行的。随着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当蓄电 池中的电能与化学能达到动态平衡时,蓄电池的正极和其负极的平衡电极电势的 差值就是蓄电池的电动势。 顾名思义,蓄电池在幵路状态下(即蓄电池的正负极之间无电流)的电压就 被称为开路电压。在数值上,蓄电池的幵路电压等于电池正极电极电势与负极电 极电势之差。可见,蓄电池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蓄电池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幵路电 压。 VRLA蓄电池的内阻 铅酸蓄电池的内阻(全内阻)包括欧姆内阻Rn、活化极化内阻Re和浓差极化 内阻,它是指充电电流经过蓄电池所受到的阻力[13]。蓄电池的内阻不是常数, 在充放电过程随时间不断变化因为活性物质的组成、电解液浓度和温度在不断变 化。VRLA蓄电池的内阻很小,在小电流放电时可以忽略,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压 降损失可达数百毫伏,因此必须重视。 欧姆内阻也称为”零件内阻”是蓄电池内的各个器件比如电极、连接条和汇 流排等的电阻值。这些器件虽然会因为环境影响,随着时间的影响而会有些变化, 但可以认为是不变的。 浓差极化内阻是由于化学反应时浓度的变化而产生的阻值,它是由于蓄电池 内部物质化学反应产生的,所以阻值是变化的。 活化极化内阻是由蓄电池自身电化学反应体系的性质所确定的。蓄电池的体 系和结构确定了,其活化极化内阻也就定了,其值很小。 一般将活化极化内阻和浓差极化内阻统称为极化电阻Rf。因解,这对蓄电池是有害的。 蓄电池的容量 电池容量是指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电流放电一定时间,当达到规定的终止 电压时,所释放出的电量。当蓄电池以恒定电流放电时有如下公式: Q = It 2-9 一般情况下用电流和时间的积分来表示: Q = +hh+ - + IJ 似’ 2r, = S =-10 式中:?为放电持续时间;?分别为时间时的放电电流。 蓄电池的充电状态(State ofCharge-SOC) 荷电状态的定义公式如2-11,它是指蓄电池的当前剩余容量在其总容量中所 占的比值。电原理和充电技术 DOD+SOC = l 2-13 1.2、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概念 1.2.1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1.2.1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双极硫酸盐化理论”[8]是由 Gisdstone 和 Tribe 在否定铅酸蓄电池的”氧化 -还原”理论后提出的,这一理论现在已得到公认并广为应用,这是由于它得到 了实验观测的充分证明。充、放电时进行观测发现,在放电过程中硫酸电解液的 浓度在不断下降,而充电过程中硫酸电解液的浓度则在不断地提高,而且电解液 2 中硫酸含量的变化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同时通过对放电后的产物进行分析鉴定, 也证实了蓄电池两极的放电产物确实都是硫酸铅,这和理论的预测是一致的。 按照”双极硫酸盐化理论”,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时的电池可用如下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表示: 负极反应: Pb+H2SO4?PbSO4+2H + + 2e (1-1) 正极反应: PbO2+3H++HSO4 ?+2e?PbSO4 + 2H 2O (1-2) 电池反应: Pb+PbO2+2H++2HSO 4??PbSO4+ 2H2O + PbSO 4 (1-3) 反应方程式从右向左表示充电过程,而从左向右表示放电过程。它们互为可 逆反应。 从反应方程式(1-3)可以看出,铅酸蓄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 (PbO 2 ),负极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铅( Pb ),电解液是硫酸(H2S O4 )。放电时,正、 负两极的活性物质都转变为硫酸铅(PbS O4 ),所以将这一理论称为”双极硫酸盐 化理论”。从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硫酸在电池中不仅传导电流,同时还参加电池 反应,所以它又是反应物。放电过程中由于硫酸不断被消耗,而且电池反应还不 断生成水(H2 O ),所以电池中的电解液浓度不断降低。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正好 相反,正、负两极的硫酸铅分别反应生成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同时不断生成硫 酸,使电池中的电解液浓度回升[10-12]。 在充电末期,PbS O4 已基本还原为PbO 2 和Pb ,这时部分充电电流将电解水, 使正极冒出氧气,负极冒出氢气,充电电流越大则冒气越多。 正极电解水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2H2O→O 2+4H+ + 4 e? (1-4) 氧气通过隔板通道或顶部到达负极与活性物质铅(充电状态)及硫酸反应, 使一部分活性物质转变成硫酸铅(放电状态)。 2Pb+O2+2H2SO4→2PbSO4 +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