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儿科常见病.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 生 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学就是要使小儿 健康地发育成 长,继之青壮年精力充沛,老年人延年长寿的一门学科。 作者积数十年从事中西医儿科 教学、临床和科研经验,体会到中西医结 合治疗小儿疾病是当前儿科工作者的使命,因 此编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 常见病》一书。本书对小儿时期的生理、病理特点、生长 发育指标及喂养方 法、如何补充营养等知识作简明介绍。对儿科各系统常见病作了详细 的阐述, 既介绍一般治疗方法。并引进最新知识,重点阐述中医中药的辩证施治,结 合 作者经验,奉献有效单方、验方,又适当介绍一些西医治疗方法,旨在实 用,使读者能 一册在手,按病选方,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袁美凤 1996 年 4 月 作者简介   袁美凤,女,1940 年,出生于澳门。1965 年广州中医学院(现广 州中医 药大学)六年制医疗系本科毕业。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导师、 医疗 二系儿科教研室主任,附属第二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中国 中医药学会儿科 学会理事,全国中医药学会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副理 事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 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委员,广东省中药新药评审委员会委 员。 30 多年来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中西医结合工作。著有《中西医 结合儿 科诊疗手册》(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参与主编《疑难病现代中医 治疗精草》儿科部 分。公开发表论文 30 多篇,主持国家(部)、省(局)级 科研课题 3 项,已获通 过成果鉴定 1 项。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外讲学。 儿科常见病 第一章 小儿的特点    第一节 年龄分期   生长发育是小儿所以不同于成人的最根 本的生理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 过程中,小儿在形体和生理功能上表现几次从量变到质 变的飞跃。为了更好 地指导教养和防治疾病,根据小儿环境的改变、饮食的转换、体格 的发育、 牙齿的更换、性腺的发育,以及精神智慧的发展,把整个小儿时期的年龄分 组 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胎儿期  从受孕到分娩共 40 周(280 天),前三个 月称胚胎期, 后 6 个月为胎儿期。此时阶段是小儿各系统器官逐步分化形成阶段,孕 妇要 避免物理、药物、感染、营养缺乏等,以免导致流产、死胎、先天性疾病或 先天性 的缺陷。 二、新生儿期  从出生到 28 天称之(孕期 28 周至出生后 7 天称为 围产 期)。此时期新生儿开始有自己的呼吸和调整循环,依靠自己的消化系统和 泌尿系 统,摄取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此时体重迅速增加,但大脑皮质主要 处于抑制状态,兴 奋性低。患病后反应性差,故死亡率比其他时期较高。应 注意喂养、保暖、隔离、消 毒,细心护理,防止皮肤粘膜损伤,以防感染。 三、婴儿期  从 28 天到 1 周岁 为婴儿,又称乳儿期。这个阶段的生长 发育特别快,对营养需求高,但消化力差,易发 生腹泻、营养紊乱。由于从 母体获得的兔疫力用完,所以抗病能力差,易感染疾病。此 时应合理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作预防接种,以增强抗病能力。小儿预防接 种见 表 1—1。 四、幼儿期  从 1 周岁到 3 周岁。此时体格增长较一周岁时缓 慢,但生 理功能日趋完善,牙齿、动作、语言、思维逐渐形成和发展。此时应按时断 奶,增加主食和辅食,给予早期教育。 五、幼童期  从 3 周岁到 7 周岁,亦称学 龄前期。此时由体格迅速发育 转到神经精神的迅速发育。理解和模仿能力强,语言、思 维逐渐丰富,爱问 为什么。此时应做好预防保健,有计划的教养。 六、儿童期  从 7 周岁到 14 岁,亦称学龄期,此时大脑的形态发育已 达到成人水平,综合分析能 力、体力活动均有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应注意家 庭教育及学校教育。 七、青春期  又 称少年期。性成熟期。男性约 14~20 岁,女性 12~18 岁,此时应加强思想道 德教育,使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预防注射表 表1-1 年 龄 接 种 内 容 初生至 2 个月 结核菌苗[卡介苗](初种) (争取在 1 个月内) 2~6 个月 6~12 个月 1岁 3岁 4岁 7岁 10 岁 11 岁 14 岁 脊髓 灰质炎减毒疫苗(口服各型) 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初种) 乙型脑炎疫苗(每年一 次),麻疹减 毒活疫苗(初种) 流行性脑膜炎菌苗(每年一次),结 核菌苗(复种) 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复种) 结核菌苗(复种) 结核菌苗 (复种)白喉类毒素 (复种) 结核菌苗(复种) 白喉类毒素(复种) 结核菌苗(复种)    第二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从初生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