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五刑中肉刑的发展
1、相关定义
1.1、词源意义上的刑讯逼供行为的概念
在古今汉语词典中,将”刑”理解为”刑法、刑罚,特指对犯人的体罚。例 如《论语﹒为政》记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将”讯”理解为”询问、审 问。例如《诗﹒小雅﹒正月》记载:召被故老,讯之占梦。”;将”逼”理解为 “强迫、威胁。例如《汉书﹒贾谊传》记载: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 大权以逼天子。”;将”供”理解为”受审者陈述案情、供词。例如宋朝陈襄的 《州县提纲﹒面审所供》记载:吏辈责供,多不足凭。” 为此,我们可以从词源意义上,对刑讯逼供行为得出这样的理解,即刑讯逼 供行为是指通过刑罚或威刑等手段,强迫受审者陈述案情与招供的行为。
1.2、概念的界定
四、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汉代的肉刑制度。肉刑制起源于奴隶社会,是中国古代法定的 刑罚类型,土要指国家司法一机关对犯有芡种罪行的人实施的割裂肢休、残害肌肤的惩罚 方式。这是一种除死刑外最重的刑罚,囚而它是政府惩治犯罪、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的 一种手段。通常来讲凡是残害犯罪人肉体的刑罚都叫肉刑,把墨、荆、月弓、宫以及答、 杖等刑罚都认为是肉刑。对此,我们要进行时间和内容的界定。汉代是指两汉即西汉和 东汉,故时间的划定是从公元前202年西汉的建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关于肉刑的 种类,因秦以前以墨、荆、别、宫四者为肉刑之常。秦、汉相沿不改。故本文研究的肉 刑即专指墨、荆、月U、宫四种。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211页。 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4页。《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1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93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13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11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9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32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21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93—94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22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55页。《十三经注疏》,第1772页。 《十三经注琉》,第1827页。 《十三经注琉》,第1921页. 《十三经注琉》,第2031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93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23页。 《说文解字》,第124页。 转引自程树德《九朝律考 汉律考》中的马国翰之《目耕帖》第40页。 班固:《白虎通》,中华书局1985年,第245页。 《十三经注疏》,第250页。 《十三经注疏》,第1409页。 列御寇:《列子》,中华书局1985年,第99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20页。 曹旅宁:《秦律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6页。《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23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55页。 周晓瑜:《秦代”隐宫”制度探微》,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刘瑞:《秦代的”隐官”、”隐宫”考》,载于《秦文化论丛》第九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九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307页。 乔伟:《中国刑法史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52页。 孙雄:《监狱学》,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7—18页。《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62页。 《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1096页。 《二年律令》是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全部律令的总称。共有竹简526枚,简长31厘米。简文记载了从汉高祖五年到吕后二年的27种法律的律文和《关津令》的内容。内容涉及西汉初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诸多方面,在许多方面提供了根本不见于现存汉代史籍的新史料。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46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46—147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59页。 《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47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50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38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52页。《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39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59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37-138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49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51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46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43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60-161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35页。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