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
1、相关定义
1.1、居民储蓄率概念界定
根据任若恩(2006)对储蓄率计算口径的总结,总储蓄被拆分为国外储蓄和国内储蓄。 国内储蓄包括政府部门储蓄、私人储蓄,其中,政府储蓄为公共部门的储蓄,私人储蓄由居 民储蓄、企业储蓄、为居民服务的非盈利团体储蓄组成。总储蓄扣减资本折旧或固定资产消 耗为净储蓄。在计算储蓄率的时候,可以是储蓄和对应的可支配收入之比,也可以是储蓄和 对应的 GDP 或 GNP 之比,因此可以分别得到政府储蓄率、国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企业 储蓄率等。在这些储蓄率指标当中,居民储蓄率最为重要它反映了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主体, 即家庭的或居民个人储蓄行为,因而长期为学术界长期关注。 居民储蓄率不仅分为城镇居民储蓄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二者在储蓄的意愿与储蓄能力 上有明显的区别,所以为了规避两个居民储蓄率的情况,文中选择从总量上来定义居民储蓄 率。居民储蓄率还存在宏微观数据之间差异。计算居民储蓄率的时候既能用微观调查的数据 也能用宏观汇总的数据[19]。不过两者之间结果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大多数的国家都是普 遍存在,大部分的差异基本上是由于概念界定不同所产生的。两者计算过程上其实完全不相 同在微观调查数据下,总的居民储蓄率是所有样本家庭储蓄率总和的均值;而在宏观数据下, 先是汇总全部样本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均值以及消费均值从而得到储蓄的均值,计算出的居民 储蓄率,并且使用储蓄均值和收入均值的比算出居民储蓄率。可以得出,因为计算方法上存 在着明显的不同,即便在对居民储蓄统一界定与核算口径的情况之下,用微观与宏观数据计 算出居民储蓄率也会存有差异。所以结合以上两点,文中选用的变量为居民储蓄率的总量上, 6 宏观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
1.2、居民储蓄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储蓄与储蓄率的基本概念2.1 储蓄与储蓄率的基本概念 2.1.1 储蓄与储蓄率的定义2.1.1 储蓄与储蓄率的定义 储蓄是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概念。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国民储蓄是该时 期国民收入扣除国民消费后的余额,是未耗尽的收入。Samuelson 和 Nordhaus(1999)[15]认 为:收入、个人储蓄和消费三者密不可分,个人储蓄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储蓄等于 收入减去消费,而个人储蓄率是储蓄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依据上述定义,居民储蓄可定 义为居民当期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当期消费之差,与之对应的居民储蓄率则定义为居民储蓄与 可支配收入之比。
1.3、居民消费率概念界定
居民消费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用于居民个人消费以及社会消费总额占当 年国民收入使用额或国民支出总额的比率,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居 民消费率也是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反映带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所起 作用的大小。 合理的居民消费率有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国 民经济良性循环,更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步,不合理的居民消费率的直接关系到居民消费 水平和消费能力,影响国民经济健康正常的运行[18]。由于居民消费率一般占最终消费率 80%以上,居民消费率的高低也就决定最终消费率的高低。居民消费率的计算公式为: 居民消费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因此本文界定 的居民消费率是选取统计年鉴数据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的。
1.4、概念界定
(一)关于农村储蓄投资转化 在界定储蓄投资转化的概念之前,有必要先界定储蓄和投资的概念。一般认为, 广义的储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是放弃 现期消费的结果。投资是经济主体为获得未来收益储蓄,I表示投资,根据现代西方 宏观经济的一般理论可知,一国国民总体经济或增值而预先垫支的货币或实物。如果 用Y表示国民收入,C表示消费,S表示均衡必须满足:Y二C+S和Y=C+I。储蓄是 国民收入中未用于消费部分的剩余,即S二Y-C;投资是国民收入中未被消费而用于资 本形成(投入)部分,即I=丫C。在我国的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是指金融机构的储 蓄存款。储蓄投资转化就是指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转化为投资的行为,一般有两种 转化方式,一种是以股票、债券为载体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一种是通过银行系统将储 蓄转化为投资。我国投资的主要渠道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即以后一种方式为主。 信贷资金是以信用为中介,主体是金融机构为起始点和归流点的借贷行为,表现为两 重支付和两重归流的形式。首先,由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的金融机构将其支付给使用者, 形成第一重支付,使用者再将其转化为经营资金,则成为购买原材料和支付生产费用 的手段,加入到再生产过程中,这是第二重支付。信贷资金在完成生产和流通职能以 后,回到资金使用者手中,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力学中地对称性和守恒量.doc
- 论加重漏罪地处罚.doc
- 论劳动合同中地法定必备条款.doc
- 论勤工俭学地法律保护.doc
- 论包容性发展与和谐社会地建构--2016年2月20日.doc
- 论北海千寻味有限公司地核心竞争力.doc
- 论医生经历对作家地影响.doc
- 论医疗纠纷证明责任地分配.doc
- 论华地音义演变.doc
- 论单簧管吐音在演奏中地技巧与应用.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