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时期礼法关系地演变及社会转型.doc

  1. 1、本文档共2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春秋时期礼法关系的演变及社会转型 1、相关定义 1.1、近代化的概念 代化或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 modernzation。中国 的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及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化,它 是随着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艰难起步 。 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变动的历史阶段。《南京条约》的 签订,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伴随着列强的入侵和掠夺,西方文明大量进入中 国,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受到很大的思想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从 而开始了思想近代化的进程。中西文明在这一时期的冲突和交流尤为明显, 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传统的知识分子受到的冲击更为显著,他们的思想演变可 以体现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思想转型的一般意义,薛福成便是其中之一。薛福 成曾先后充任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僚,与曾、李关系过从甚密,受到深厚的 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又曾出使西方国家,洞悉时务,特殊的经历使他 对中国面临的危机有着更为强烈的体认和感受,促成了其思想的近代化。 晚清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有着一个极其复杂的嬗变过程。中国 的近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带来的不仅是政治制度的变化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由崇尚传统的儒家文化转向追求西方文明。 薛福成的近代化思想,正是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在求索和奋斗中向近代化方 向不断前进的社会特征。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他早年以副贡生 进入曾国藩幕府,是”曾门四弟子”之一;旋又入北洋戎幕,追随李鸿章办 理洋务有年,以通达”时务”、力主变法称名朝野;中法战争期间出任浙江宁 绍台道,因筹防浙东政绩卓著,被擢为湖南按察使。光绪十五年,以通晓”洋 务”著名的薛福成,被清廷任命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钦差大臣。在对 西欧各国政俗民情进行悉心考察的过程中,还”致力于西国,念流寓于南洋”, 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外侨胞的利益进行不懈地努力。光绪二十年,他离任返 国途中发病,抵达上海就不幸逝世了,享年仅 56 岁。在他有限的生涯中,留 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字。他的文集,是我们研究他的近代化思想与活动的 必备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为研究晚清的洋务运动与清末外交提供了翔实的 ★① 钟叔河:《走向西方》,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② 刘崇敬:《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与反思(1840-1919)》,求是出版社 1988 年版。 ★③ 徐素华选注:《筹洋刍议》,张岱年主编:《中国启蒙思想文库》,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④ 丁凤麟:《薛福成评传》,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⑤ 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⑥ 常云平:《略论薛福成的近代化思想》,《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 年 4 期。 ★⑦ 王赓唐:《薛福成和中国早期现代化》,《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 年 1 期。 ★⑧ 徐奉臻:《薛福成的技术观摭论――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潮个案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 4 期。★① 余龙生:《近代社会转型中薛福成改良思想的演变》,《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 5 期。 ★① 薛福成:《祭季弟文》,《庸庵文外编》卷 4,《庸庵文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 辑,文海出版社,第 1076 页。 ★② 薛福成:《先妣事略》,《庸庵文编》卷 3,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 辑,文海出版社,第 326 页。 ★③ 薛福成:《先妣事略》,《庸庵文编》卷 3,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 辑,文海出版社,第 327 页。 ★④ 薛福成:《庸庵文别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40 页。 ★⑤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庸庵文外编》卷 3,《庸庵文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 辑,文海出版社,第 856 页。★①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庸庵文外编》卷 3,《庸庵文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 辑,文海出版社,第 854 页。 ★②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庸庵文外编》卷 3,《庸庵文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 辑,文海出版社,第 855 页。 ★③ 薛福成:《母弟季怀事状》,《庸庵文续编》卷下,《庸庵文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 辑,文海出版社,第 623 页。 ★④ 薛福成:《选举论》(上),《庸庵文外编》卷 1,《庸庵文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 辑,文海出版社,第 665 页。 ★⑤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庸庵文外编》卷 3,《庸庵文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 辑,文海出版社,第 857 页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