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形体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1、相关定义
1.1、形体训练概念的理解
对形体训练概念的理解,是对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只有理解 了什么是形体训练,才能对形体训练的内容进行选择,才能对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 进行研究。学者们虽然对形体训练的概念理解有一定出入,但大致呈广义和狭义两种 趋势。 4 狭义的将形体训练理解为:将艺术体操的徒手动作、舞蹈、身体素质练习结合在 一起,以美为特征的身体基础训练。 [11] 而广义的形体训练则可以指所有能促进人体健、力、美的练习。 常薏认为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训练手段用来改变形体的 原始状态,以提高人体运动系统灵活性、控制力和形体表现力的基本素质训练。 [12] 杨斌认为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的 动作方式和方法以改变人的形体的原始状态,提高灵活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的形体 素质基本练习。同时也是提高人的形体表现力为目的的形体技巧训练。 [13] 曲宗湖认为 所谓形体训练就是要以身体练习的方法增强体质、塑造体形,实现人体美的物质基础。 [14] 虽然学者们对概念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但对形体训练目的的理解是一致 的即:形体雕塑,提高形体表现力。根据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形体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健身指导、形体教学与训练能力的培养也是形体训练课程不容忽视的目的和任务。
1.2、实验二 抽象概念”重要性”对体重和身高估计的影响
5.1 研究假设5.1 研究假设 (1 通过抱起模特的方式,被试对不同身份地位(重要或者不重要)的人物体 重的估计有差异;而通过目测的方式,被试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体重的估计无 明显差异。 (2)当物的身份地位不同(重要或者不重要)时,被试对其身高的估计有差异。
1.3、抽象概念”重要性”对估计人物身高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抽象概念”重要性”对于身高的估计也是有影响的。人物 越重要,被试对其身高的估计越高。国外已有研究表明,权利更大的人被认为个 子更高(Dannenmaier Thumin, 1964; Wilson,1968)。称领导为高层、上级员工为 下属,这种概念隐喻也同样影响人们的认知加工。。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 步发现,对抽象概念”重要性”的认知加工也会影响到对人物身高的知觉。对这 一结果的解释,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基于身体的上下方位,我们将上面的隐喻为地位高的、权利大的。因 而这些抽象概念经由隐喻映射,与身体经验发生了联系并且相互影响。而人物的 重要性程度和其地位高低、权利大小在很多时候是紧密缠绕在一起的。因此,可 29 能在对其中一个抽象概念进行加工时联想到了另一个词,从而激活了相关的身体 感知经验。 第二、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中,有”上为重,下为轻”这样的思想(伍秋 萍,冯聪,陈斌斌,2011)。因此,可能重要性和空间垂直位置之间也存在隐喻的 关系。所以当”重要性”这一抽象概念进行认知加工时就影响到人们对于垂直方 向上位置的知觉判断。 第三、根据 Barsalou(2008)的理论,当我们理解 “某某是非常重要的一位 人物人”这一句话时,我们对抽象概念”重要性”进行了加工,此时也激活了”重 量”这一知觉经验。而我们知道人物的体重与其身高一般是成正比的,因而,人 物是否重要的信息,也间接的影响了评估者对其身高的知觉。 本研究中,对于身高的估计也是通过目测的方式进行,也是语义关联的作用, 因此本实验的结果也进一步从另一角度证实了语义关联引起具身效应。 5.5 结 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人物知觉中,抽象概念”重要性”可以经由语义的关联对人物体重的估 计产生反向的具身效应。被试对重要人物体重的估计显著大于不重要人物。 (2)当人物的身份地位不同(重要或者不重要)时,也同样引起了反向的具 身效应,导致身高估计的显著差异。被试对重要人物身高的估计显著高于不重要 人物。 30 1. 徐献军(2007).具身认知论-现象学在认知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中的作用.博士 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 2. 陈巍(2010).具身模仿论的回应:”模仿”需要”理论”吗?.哲学动态,8:85-91. 3. 陈波,陈巍,丁峻(2010).具身认知观:认知科学研究的身体主题回归.心理研 究, 3(4),3-12. 4. 陈巍,陈波,丁峻(2010).第一代认知科学五十年:离身谬误与危机根源.山东 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5(4),46-50. 5. 丁峻,陈巍(2008).儿童心理理论解释模型的新范式——具身模仿论述评.心 理研究,1(4),44-48. 6. 丁峻,陈巍(2009).具身认知之根:从镜像神经元到具身模仿论.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8(1),132-13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刑案律师表达自由地边界.doc
- 论刑法中“利用职务上地便利”.doc
- 论刑法中地共同犯罪.doc
- 论刑法中地认识错误.doc
- 论刑法中地认识错误4.doc
- 论刑法中生命权保护地探讨.doc
- 论刑法地人性基础.doc
- 论刑法地特别规定.doc
- 论刑法学上地认识错误.doc
- 论刑罚地预防犯罪价值.doc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经济与社会专题二第六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主观题型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措施类课件.pptx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专题十二逻辑与思维第三十六课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突破主观题型关于“辩证思维”的分析类课件.pptx
-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language points of reading and thinking 英语教学课件.pptx
- Vicor-高带宽电源模块消除高压线路纹波抑制的干扰.docx
- 六合理化建议.docx
- 4种高性能隔离电源方案.docx
- ADI电机运动控制解决方案驱动智能运动新时代.docx
- 用于1500V光伏逆变器的功率模块解决方案.docx
- 2017年深圳英语中考---阅读理解.pdf
- 2021年学校双减工作实施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