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_古诗两首_望天门山.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_古诗两首_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诗意 结合注释和图片,小组交流理解古诗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看图说话说话:东西梁山,夹江相对,像    一词可看出山很__________ 诗人李白大胆想象:天门山本为一体,是被长江水从中冲断分开了。你能感受这江水是怎样的水? 诗中哪些词最能体现出来? 诗人是站在哪里望天门山? 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业 1背诵《望天门山》,准备默写《望天门山》 2小状元写21课 3预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绵州昌隆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至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唐] 李白 自学感悟:自由读古诗,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 (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理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学习要求 妆 亦 断 孤 帆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朗读这首诗时,一定要有感情地表现出:气势雄壮,充满阳刚之气。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行同门户。 楚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开:通。 词语注释 ●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 ● 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岸青山相对立 ● 因孤帆顺流而下,远处的山逐渐扑入眼帘,愈显清晰;一个“出”把本来静态的山赋予动态的美。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一扇门; 天门 高、险…… 浩瀚、汹涌、澎湃…… 开 回 “日边来”的“孤帆”上。 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