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春季版)《闲话章太炎》教学设计2
《闲话章太炎》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相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逆境,相信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
4、引导学生领会“最美好的品质正是在逆境中被显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对待逆境。
难点:掌握相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在比较中学习,在探究中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由章太炎故事导入
章太炎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他的一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事业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同时也留下不少趣事。16岁那年,章太炎去参加“童子试”。当时考试的题目是:论灿烂之大清国。考场上安安静静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许多考生伏在桌上,苦苦地思考,大写起歌颂清朝政府的文章来。章太炎坐在那里,想起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列强的欺凌;又想到清朝政府对洋人卑躬屈膝,对人民作威作福等。这怎么能证明大清国“灿烂”呢?于是他拿起笔,把一直压在心里的愤怒尽情地写进了自己的文章,并且呼吁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振兴中华民族。不到一个小时,章太炎就第一个交了卷。主考官见他这么快就做完了文章,不由得暗暗称奇。章太炎刚要离开考场,主考官忽然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喝道:“慢着,你好大的胆子!你知罪吗?”章太炎不慌不忙,平静地说道:“我写的,都符合当今中国的实情,也都是我的真心话。请问,我有什么罪?”话音刚落,考场里一阵骚乱,考生们开始议论起来。主考官想驳又驳不倒他,气得脸色发青,又怕事情闹大,可能会连累自己,只好叫人把章太炎赶出考场。章家的仆人看见这种情形,知道闯下了大祸,吓得面如土色,而章太炎却若无其事地离开了考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章太炎敢怒敢言的精神。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叶兆言的文章《闲话章太炎》。
二、解释课题
题目为什么叫“闲话”?
教师明确:“闲”在这里至少有这样几层意思:
①“闲话”是相对于严肃话题而言的。什么叫严肃话题?章氏是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讲他这方面的业绩,属于正经严肃话题。而这里的闲,则是不慌不忙,从容自如,自由、随意谈谈的意思。
②随意谈谈,又接近漫谈。漫谈还可能是正经的,不过不系统的,不全面,态度比较轻松而已。这里的闲话,比之漫话、漫谈更为随意。
三、作者介绍
叶兆言,1957年生,江苏苏州人。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路边的月亮》《绿色陷阱》《采红菱》等,散文集《叶兆言散文》等。
四、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鲁迅评价章太炎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叶兆言认为他是“古文大师”,章太炎却说自己是“医学第一”了。读了《闲话章太炎》,你认为章太炎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点拨:①章太炎是个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②章太炎是个敢于斗争的大革命家;③章太炎是个诙谐机智的大思想家。
2、课文中认为章太炎最突出的是名士气。所谓名士,指旧时名望高又不做官,常常不拘小节,不守世俗礼法,随情任性,自由散漫的人。课文中。哪些事例表现了章太炎的“名士气”的性格特点?你认为其中哪个例子最精彩?
明确:文中几乎所有小故事都是表现章太炎名士气性格的例子。如打算身穿麻衣,痛哭国门;扇柄坠大勋章见袁世凯;逢酒则醉,醉了则怒骂袁世凯;写无数诅咒袁世凯的纸条予以焚烧。挥杖驱逐宪兵,大骂“袁奴滚走”;纵酒骂袁以致误车;陪朋友聊天、吃饭以致结束绝食。其中最精彩的,从内容讲本应为身穿麻衣痛哭国门,但未展开具体写,也未实行下去,因此,应为陪朋友聊天、吃饭以致结束绝食最为精彩,因其中一些细节(我陪你吃)很见出章太炎任情率性的“名士气”的性格特点。
五、探究课文的人物表现方法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把本篇课文与《黄河化险》对比。
2、教师学生体会:写人的文章一般以人物的言行直接表现其性情,本文也是如此,上述的例子都是正面直接写的。但本文写人物言行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⑴所写的都是所谓小事。章太炎“七被追捕,三入牢狱”,一生革命的大事很多,但课文没写,而只写这些小事。原因是这些小事中可以体现出大人物的个性和精神风貌;其次,这些小事可以表现一种趣味,即名士气;其三,叙写这些小事也符合“闲话”之意。
《黄河化险》则不同,它描写的是革命的紧要关头、关键时刻毛泽东的雄才大略,深思熟虑的决断。
⑵本文采用的是胡简略、概括的叙述,省略了细节,省略了抒情,让读者在简略的叙述中想象、体会。文中所写的各事件都是如此。
而《黄河化险》非常详细地描写了毛泽东思考的全过程:从自然界的风雨到人物的言行,从毛泽东的表情到他的对话,特别是他点火吸烟的过程,描写非常细致。
3、文章有时也可以借助旁人的态度来间接地表现中心人物,《闲话章太炎》有没有这种间接地表现?请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