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水平测试讲义(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与饮食变化 (1)近代服饰变化 男子: 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鸦片战争后 传入中国,民国后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辛亥革命后,中西合璧的 成为新的男子标准服装。 女子:晚清传统旗装:宽大、平直,衣长及足(遮盖身体曲线)。 20世纪20年代后, 成为新潮女性日常着装。 ( 和 )发展为新式的中式传统服装。 表现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装 特征: 、 (典型:中装与改良旗袍) 女子:传统旗袍(宽松肥大)—改良旗袍(合身适体) 总体趋势 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2)饮食变化 传统的四大菜系: 西餐的传入(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废止缠足:在民国成立后大规模开展。 (2)婚姻自由: ,开始主张婚姻自由。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 。) 3.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1)人力车,也称洋车(民国时期重要交通工具)、自行车。 (2)轮船(以蒸汽机为动力):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中中国近代造船业发端。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打破列强对江海运输业的垄断。 (3)火车: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到胥各庄的铁路(唐胥铁路),标志着 的诞生。 (4)汽车:20世纪初,汽车首先出现在 ,成为富贵上层人士的代步工具。 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飞机: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4.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电报 中国有线电报的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 在 架设电报线。 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1932年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 ( )年,电话传入我国;民国成立以后,电话业务继续发展。 .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1)近代化报刊产生: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创办。 (2)1873年出版的《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3) 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等。 (4)20世纪:《民报》、《新青年》(革命派报刊)。 6.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 (1)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190年 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1931年),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193年,《渔光曲》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第一部获国际荣誉影片; 《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电视 年, 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 ,各省的地方电视台纷纷成立。 7.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的影响; (1)报纸是实效性很强的新闻媒介,吸引着广大读者,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信议政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新中国成立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电影电视事业得到发展和普及,它们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逐渐普及,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