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鹰潭遗址文化
遗址文化
古代文化遗址
1、古建筑
象山书院
安仁孔庙
余江安仁文庙,面水背山,大有虎踞龙盘之势,庙中遍植古槐,绿树成荫,郁郁葱葱。道光五年(1825年)正月十四日,飓风自正西吹来,山陵大树连根拔起,孔庙部分建筑首当其冲,庭中古槐被吹倒,知县陈公会同乡绅捐资修复,并将古槐扶植于原穴,精心培育,次年又吐出新叶,这棵千年古槐至今仍有凌宵参天之势。民国时期,安仁文庙一直作为学堂之用,解放后,为余江中学(后改名为余江二中)办公用房,1977年,将文庙大成殿改造成二层办公楼,殿基及窗台下维持原貌。
2、古墓葬
崖墓悬棺:
悬棺表演:
当飞云阁前的声声爆竹响起,唢呐奏出了道家乐章,表演者便自峰顶轻轻腾空跳起,沿着垂直悬挂到江面的绳子攀缘而下,灵活的身躯在空中表演出许多令人惊叹的高难度动作:一会儿似狼奔豹突,一个倒栽葱滑下三、四米;一会儿如春燕展翅,矫健的身形横挂在绳索上;一会儿如猿猴攀缘,手展彩绸当空舞。当他们下滑到接近削壁中间的岩洞时,只见他们剧烈地摇晃绳索,借着惯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入洞中。然后是地面上的楠木悬棺缓缓升空,上升到接近洞口时,岩洞里的人用短索牵引,地面的人则大幅度地摇晃绳索,借着悬棺在半空中左右晃荡的惯性,找准时机,上下合力把悬棺送入洞中。
3、鬼谷洞
云梦山鬼谷洞又名龙虎山鬼谷洞,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东南部的贵溪冷水镇境内,距离贵溪市南八十里,周回七十里,峰峦郁峻,云海松涛,气象万千,溪壑幽深,迥出人寰,实为仙府。道教称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五洞天,贵玄司真天是也。
自张道陵天师肇基龙虎山以来,鬼谷洞一直属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4、角山遗址
角山商代古窑址在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大塘徐家村北面,离龙虎山10公里.1983年在文物普查中被发现,经过4次发掘,确定角山窑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商业性陶器生产基地。其时代约在距今3500左右的商代中期,甚至更早(觚、晕、鬻等器物的发现,其时代有可能早至夏代)。这里分布着大量的各类窑炉和作坊。在发掘的1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已发现烧成坑、半倒焰马蹄形窑和龙窑近20座,作坊区5处以及2000余件是整件陶器和可复原陶器及原始瓷,陶瓷片堆积最厚处可达4~5米,充分说明这里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其经营者是一批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手工业者。他们以生产陶器为业,掌握着生产陶器的娴熟技术。角山窑址有大量的陶拍、陶垫、陶支座等制陶工具。产品中规中矩,即使高达40余厘米的大型器物,也不走形,普遍采用泥条盘筑和轮制制陶先进技术。角山窑址是我国商代南方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窑坊。其规模之大、窑片堆积之厚在同时期的遗存中是罕见的,窑址面积7万多平方米,陶瓷片随处可捡。
红色纪念地
贵余万暴动遗
1927年冬至1930年夏,贵(溪)余(江)万(年)边区广大贫苦农民,在共产党人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举行了震惊东北的贵余万暴动。这次暴动,是继弋(阳)横(峰)暴动之后,在赣东北持续时间最长、起义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革命声势最大的一次暴动。它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弋横苏区的“进剿”,而且开辟了纵横百余里的红色区域,增添了信江工农红军的力量,促进了“方志敏式”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创建。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的心里。
画桥大捷旧址
3、周坊革命烈士纪念馆
4、余江血防纪念馆
据《余江县血防志》记载:“血吸虫病在余江流行时间可能有三、四百年,而严重危害也有一、二百年,仅解放前30年间,全疫区被血吸虫病夺去生命的达29000人,毁灭村庄42个”。新中国诞生后,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灭螺运动,历经10余年的艰苦奋斗,1958年取得了抗击血吸虫病的伟大胜利,余江县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战线上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虫病,给祖国血吸虫病科学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笔提诗《送瘟神二首》,写下了“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不朽篇章。1978年10月,余江县委、县政府兴建了余江县“血防纪念馆”,馆内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全景式的展示了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消灭血吸虫病、巩固血防成果的完整过程。
5、韬奋故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