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大一统汉朝.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大一统汉朝

课堂练习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 C D 课堂练习 3.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 A.大学  B.太学    C.中学  D.国子监 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 B C 复习提问 1.秦朝灭亡的时间、根本原因? 2.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 年 建立者: (汉高祖) 都城 汉高祖刘邦 202 刘邦 长安 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 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 东汉的统治 一、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初期,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 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满目疮痍 2、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文景之治的背景: (原因) (2)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措施: ①轻徭薄赋 ②重视农业 ③提倡节俭 ④以德化民 练一练:请依据课文内容,归纳出文景之治的措施 “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海内安宁,家给(jǐ)人足。” ——司马光《资治通鉴》 “都鄙(bǐ)廪庾(lǐn yǔ)尽满,而府库余财。” ——班固《汉书》 注: ① 都鄙:城市和农村。    ② 廪庾:粮仓。 结果: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想一想:有什么启示? 结论:成由俭 败由奢 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库充裕,景帝后期经济繁荣。历史上称这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汉高祖刘邦 汉武帝刘彻 建立统一王朝 文景之治 大一统 汉文帝刘桓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生于长安,汉武帝是汉景帝之子。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使汉朝出现大一统的局面,进入了西汉的鼎盛时期。 什么是“大一统”?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材料一 西汉初年的分封制 汉初,刘邦大封同 姓王,以为依仗刘 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 给同姓诸侯王的土 地面积甚至超过了 中央直辖的土地面 积。结果他死后不 过18年,诸侯王就 发动了叛乱。 资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一: 面对诸侯势力膨胀,汉武帝是如何解决的?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皇帝 诸侯 诸侯 诸侯 诸侯 诸侯 诸侯 皇帝 小诸侯 小诸侯 小诸侯 资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 法家 儒家 道家 儒家 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百姓无拘无束,可以对皇帝说三道四。 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儒家 道家 法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的学说?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意义? 提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统治长达2000多年!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西汉长安太学遗址 1.原因 客观:景帝后期经济繁荣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施 政治:削弱诸侯国力,封国越分越小(主父偃)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加强中 央集权 汉武帝的大一统 3.意义: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文教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