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发展》课件.pptVIP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发展》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发展》课件

马王堆长寿绣 方格纹毛织品 汉长信宫灯 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 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类 别 成 就 农业 兴修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生产工具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耕作技术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农作物 南北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桑麻的广泛种植 手工业 丝织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冶铁 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二牛抬杠 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 三项科技发明 耕犁、耧车、水排 知识点、三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两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有那些? 1、汉武帝经济大一统: 把盐铁铸币权收回中央, 统一铸五铢钱。 2、东西二京繁华,有专门的商业区 ,叫做市。 西汉五铢钱 汉武帝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 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了经 济上的大一统。 规模大: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二京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长安人口有五十万左右,东汉洛阳人口在百万以上。 布局:长安城内的街道宽阔笔直。两旁绿树成荫,还有较为完备的排水沟,下水道。 商业活动: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市场上商品繁多,有生产原料、工具,有日常用品,还有各种食品,望去令人眼花了乱。活跃在城市里的车马行人熙熙攘攘,显示了汉代城市的繁荣。 两汉城市繁荣的表现 总结 两 汉 经 济 的 发 展 治理黄河和 农业的进步 丝织和冶铁 技术的提高 商业的繁荣 生产工具 农 作 物 丝 织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水排 东西二京 长 安 5 0 万 人 口 洛 阳 1 0 0 万 人 口 耕 犁 安 装 了 犁 壁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南北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桑 麻 广 泛 种 植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冶 铁 兴修水利 汉 武 帝 治 理 黄 河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二、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1、丝织业:已经使用_______,而且_______技术 也很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 2、冶铁业:___汉的南阳太守_______发明了______, 比欧洲早________年。 三、商业,城市 1、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将地方的 _______和 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大大增加 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______上的大一统。 2、 西、东二京:_______、_______。 提花机 染色 东 杜诗 水排 一千多 铸币权 盐铁经营权 五铢钱 经济 长安 洛阳 重农抑商政策 有什么作用和弊端? 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对维护封建统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也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重商抑农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了中国被远远的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 第 13 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请你欣赏:黄河岸边农村的田园风光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2、对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有所了解。 知识点、一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汉武帝治理 东汉明帝治理 ——王景主持 2、农业的进步 耕犁: 安装犁壁 二牛抬杠耕作 耧车: 播种工具 南水稻、北小麦 桑麻广泛种植 1、黄河的治理 两汉农业的发展: 1:兴修水利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 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 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 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此情此景你将 怎样办???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 经过这次治理,此后八十多年黄河 未发生大水灾。 朕要亲自治黄河,看它还决口不? 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