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 习题4
DNA
DNA
第二章 DDNNAA与染色体
一、填空题
一、填空题
一一、、填填空空题题
1 X174 M13 DNA
1 X174 M13 DNA
11.病毒ΦXX117744及MM1133的遗传物质都是 单链DDNNAA 。
2 AIDS RNA
2 AIDS RNA
22.AAIIDDS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单链RRNNAA 。
3 X DNA 3.4nm
3 X DNA 3.4nm
33.XX射线分析证明一个完整的DDNNAA螺旋延伸长度为 33..44nnmm 。
4 A-T G-C
4 A-T G-C
44. 氢 键负责维持AA--TT间(或GG--CC间)的亲和力
5 DNA B
5 DNA B
55.天然存在的DDNNAA分子形式为右手 BB 型螺旋。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二二、、选选择择题题((单单选选或或多多选选))
1 DNA T2
1 DNA T2
11.证明DDNNA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 TT22 噬菌体感染大肠
C
C
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CC )。
A DNA
A DNA
A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 DDNNA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 DNA
B DNA
BB.DDNNA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 DNA
C DNA
C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DNNA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 DNA
D DNA
DD.DDNNA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 DNA
E DNA
E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 DDNNA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 1953 Watson Crick A
2 1953 Watson Crick A
22WWaattssoonn和CCrriicckk提出( AA )。
A DNA
A DNA
AA.多核苷酸DDNNA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 DNA -
B DNA -
BB.DDNNA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
C
C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 DNA RNA
D DNA RNA
DD.遗传物质通常是DDNNAA而非RRNNAA
E
E
E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 DNA
3 DNA
33.DDNNA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
DNA C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