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单枪匹马到八方支援{讲座课件}20141129
一、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和开发 社会教育资源包括: 物质资源 精神资源 文化资源 人际关系 网络信息资源等。 心在资源在 活用资源最重要 二、和科任教师形成一个共同体 班级管理、全面了解学生、学生的特长培养、搞好课外活动等都离不开科任老师的协助与配合。班主任不能做“孤家寡人”,要重视科任教师力量。 (一)、协调班主任自己与科任教师的关系 (二)、协调学生与科任教师的关系 (三)、协调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三、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者 尽管我们老师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在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性格爱好、将来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都打上了家庭深刻的烙印,这些往往是我们老师无法改变或者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所以家长应该是教育的主导者,至少是同盟者,决不能是旁观者。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 老师,孩子托付给你了,要打要骂你做主。 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你看着办吧。 老师,孩子就听你的话,教育他全靠你了! 老师,我们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你多费心。 老师,我们在外地工作,很少见到孩子,麻烦你了。 老师,孩子老是迟到,老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我们没办法了,让孩子到你家里去住吧,钱好说! 几点个人认识 不要高估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能力(别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就算你能力超群但毕竟时间有限) 教育是一种合力,单一的分力再大,合力也有可能为零。 如果孩子是成长的树苗,那么家庭是根,学校和教师是水肥,社会是环境,只有根深才会叶茂,只有环境良好树苗才会茁壮成长。 目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的交流通常是单向而非双向互动; 被动地、临时性地进行沟通和合作; 家长参与合作的机会不均; 家长对自己的责权认识不清,缺乏合作意识; 个别班主任专业素质和沟通能力较差。 报喜不报忧,取悦家长,掩盖问题与不足 报忧不报喜,只说学生不足,不谈进步和优点,家长感到失望与不快 批评指责,甚至训斥家长,把学生出现问题归因于家庭,将对学生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学生家长身上,家长自尊受损,产生对立情绪 在大庭广众下指名道姓揭学生的短,或将其与其他优生相比,让家长丢面子 与家长交流缺乏充分准备,匆忙上阵,表述模糊不清,泛泛而谈,听似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家长感到失望 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教育”家长,引起家长反感。 (一)、科学指导,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 1、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是深入了解孩子的前提。 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基本内涵:身体特点、学习特点、心理特点、文化特点、品德特点 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三个维度:年龄特点、时代特征、个性差异 孩子心理发展特点是成长规律的反映,把握规律才能深入了解,科学指导孩子。 2、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3岁前后幼儿期——第一逆反期,表现为不听话; 9岁前后童年期——自我中心,表现为玩游戏机、学习分心; 13岁前后青春期——第二逆反期, “暴风骤雨期”、“危险期” 、“分化期”,表现为叛逆、心理闭锁、学习分化。 初二家长最担心的事:孩子逆反——亲子沟通障碍;孩子网瘾——无心学习、学习分化;孩子早恋——学习分心。 如何看待学生的逆反? 不要把心理问题=品德问题 3、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矛盾动荡性。 生理上,性成熟是青少年期生理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因而,形成自我,发展独立性,是青少年时期的基本任务。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与心理行为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 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有:离异家庭儿童品德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亲子沟通障碍、自我中心、心理脆弱、情绪障碍、自杀等。 4、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生理成熟 (2)家庭 (3)学校 (4)同伴 (5)社会(大众传媒,社会文化,现代科技如互联网,游戏机) (6)自我与心理成熟 现代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媒体文化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影响源”。 青少年社会化影响模式的结构性变化: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最喜欢的活动:看电视\听音乐\读课外书刊 信息主要来源: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街头广告、课堂书本、网络、同学朋友、父母家庭 影响最大的因素:书刊、影视、广播、课本、网络 5、青少年的性心理特征 (1)性成熟对青少年的影响 性兴趣的产生 性冲动与自慰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创新与创业管理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 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汇报.pptx VIP
- 2025年储能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与事故预防报告.docx
- 知识产权培训合同协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与实施策略.pptx
- 2025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 SY_T 6503-2022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docx VIP
- {安全生产管理}装饰装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pdf VIP
-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同.docx VIP
- 汽车吊装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