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Content
楔子
一、母子共眠,谁的需要? (1)
一、母子共眠,谁的需要? (2 )
一、母子共眠,谁的需要? (3 )
一、母子共眠,谁的需要? (4 )
二、交不到知心朋友,谁的问题? (1)
二、交不到知心朋友,谁的问题? (2 )
二、交不到知心朋友,谁的问题? (3 )
二、交不到知心朋友,谁的问题? (4 )
三、让爱成为分离的动力 (1)
三、让爱成为分离的动力 (2 )
三、让爱成为分离的动力 (3 )
三、让爱成为分离的动力 (4 )
楔子
一、对学习厌倦,谁的责任? (1)
一、对学习厌倦,谁的责任? (2 )
一、对学习厌倦,谁的责任? (3 )
一、对学习厌倦,谁的责任? (4 )
一、对学习厌倦,谁的责任? (5 )
二、考试焦虑的因果循环 (1)
二、考试焦虑的因果循环 (2 )
二、考试焦虑的因果循环 (3 )
二、考试焦虑的因果循环 (4 )
二、考试焦虑的因果循环 (5 )
二、考试焦虑的因果循环 (6 )
二、考试焦虑的因果循环 (7)
三、爱他就给他选择和自由 (1)
三、爱他就给他选择和自由 (2 )
三、爱他就给他选择和自由 (3 )
三、爱他就给他选择和自由 (4 )
三、爱他就给他选择和自由 (5 )
三、爱他就给他选择和自由 (6 )
三、爱他就给他选择和自由 (7)
三、爱他就给他选择和自由 (8 )
楔子
记不得是哪位名人说过的话,大意是这样的: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
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它包含了深刻的心理含义:一个人,从最
初的卵子与精子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生长,到来
到这个喧嚣的尘世,与父母的分离就开始了。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从出
生到成人,将和父母经历四次重大的分离。第一次是从母亲的体内来到
体外,这是肉体的初次分离;第二次是身体上的断奶,这是肉体上的彻
底分离和心理上的初次分离;第三次是青春期的来临,个体开始寻求自
我的意识和独立,这是心理上的断奶,也是心理上的初次分离;第四次
是离开父母的羽翼,完全独自谋生,这是心理上的彻底分离。
正是分离,标志着一个人的成长,可以说,没有分离就没有成长。
在这四次分离的过程中,任何一次出现问题,都会对一个人的身心
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换句话来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适当的时候完成
和父母的分离过程,就会出现偏离常态的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过早的
分离和过晚的分离都是不正常的。最好理解的例子就是早产儿,因为早
于正常的分离时间而离开了母亲的子宫,会使他们在出生后面临比正常
出生的孩子多得多的问题;而目前社会上出现的“食老一族”,即那些二
十多、三十多岁还伸手向父母要这要那的人,则是最后一次分离始终没
有真正完成的结果。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父母即使不知道这个原理,也会在一种无意
识的状态中促成了与孩子的分离,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在
社会上靠自己的能力生存的人。然而,还有一些父母,却将孩子紧紧抱
在怀中,害怕孩子的长大、拒绝孩子的长大、阻碍孩子的长大,直到有
一天发现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我的孩子多么乖、
多么听话、多么可爱、多么纯洁啊,怎么就出问题了呢?
一、母子共眠,谁的需要? (1)
如果不是做心理咨询,我很难想到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在家庭中发
生:十几岁的男孩子,1米7、8的大高个,都上初中、高中了,还和母
亲睡在一起,共度夜晚中那些休整身体和神经的时间。如果这样的情况
属于罕见,按照我所熟知的“恋母情结”,我也不会有更多的忧虑,因为
毕竟这种极端的“儿子对母亲产生类似于两性感情的爱并付诸行动”的几
率在现实生活中是小小概率事件。然而,令我不得不吃惊的是,在前来
咨询的孩子和家长中,这样的情况决不是一例两例。
也许到高中还和母亲共眠的是相当少数,但在初中之前,已经七、
八岁,十一、二岁的男孩子依然每天或经常和妈妈躺在一个床上的却是
为数不算少了。我在这里强调男孩子和母亲同床,并不是说就没有女孩
子很大了还和父母一起睡觉的,但根据我在咨询中实际遇到的案例,前
者占大多数。
这是为什么?我没有科学的统计数字,但可以比较谨慎地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6. 26个英文字母-复习课件-1字母闯关游戏(共30张PPT).pdf VIP
- 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 模具工(四级)考场、考生准备通知单02.doc VIP
- 健康险手册使用说明.pptx VIP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课件.ppt VIP
- 饲料添加剂项目企业经营战略手册(参考).docx
-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 数字智慧方案5496丨商业综合体地块智能化系统设计汇报方案(66页PPT).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城投集团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docx VIP
- 量子之年:从2025年从概念到现实报告(英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