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各路高人的人生口述—刘春荣.pdfVIP

世界观:各路高人的人生口述—刘春荣.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Content 1 2 1 1 2 1 2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王鲁湘:好的世界观一定是开放的 王鲁湘:著名学者、自由撰稿人,电视布道者。 2000年受聘于清 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授、博导, 2001年起任香港凤凰卫视高级策划。 历任凤凰卫视 《纵横中国》总策划、 《世纪大讲堂》主持人、 《文化大 观园》总策划兼主持人。 可以说在我一生当中,没有特别过不去的坎。上大学之前,我的人 生跟同龄人一样,是没有个人选择的。在这个社会大熔炉里,这批人是 什么命运,你就是什么命运。“文革”的时候没有选择:没有书读;下乡 也没有选择,下乡的时候能不能够招工回城,你没有选择;当兵是有一 些个人选择的,有一些人有家庭背景可以利用,但是对我来说也是没有 选择。上大学本来也没有个人的选择,但邓小平改变了这一点,因此, 1977年深秋的那一场高考,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关乎命运的个人选择。当 时确实也有人想阻止我,但没有用,我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从那一刻 起,后来大的事情我基本可以对自己的人生做主。 对我个人来讲,我认为进入中国电视工业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不见 得是一个好选择。但是我只能从积极方面多想一下,去平衡这个选择, 否则日子会很难过。虽然说这个选择是无奈的,但还是有很多客观主观 因素让我走到这一步,最后毕竟还是通过我自己的选择来实现的。所以 我不能抱怨。我自己不愿意做这个事情,谁也不可能用枪逼着我做这个 事情。这样我就必须从更积极的方面去评价我的选择,毕竟我做得还差 强人意。这当中,有我自己的努力,有团队的努力,还有这个社会你不 可能影响、估计到的参数综合的作用。你个人无非是纵浪大化,相与沉 浮罢了。 上个世纪 80年代初我第一次在一篇文章里见到“忧患意识”这个词, 心中一凛,好像意识深处有什么东西被狠狠拨了一下。“忧患意识”是这 么一种说法——那个写 《周易》的人一定是忧患的:他既有对大自然的 忧患,也有对社会这个大空间、对历史这个大时间很多不可预计因素的 忧患,还有对一些个人行为的忧患,比如某一个选择不慎、某一个判断 的失误,某一个不可预计因素的突然出现,都可能使你的一切计划泡 汤,或者走向计划的反面。种种忧患,生就戒惕恐惧之心。而恰恰是这 种忧患,使得历史上能成大事的人,成就了大事。因为他时时刻刻充满 忧患,才可能每一步都转危为安。所以忧患后来被一些学者概括为中国 文化的基本品格。中国很多大思想家,不管是老子、庄子,还是孟子、 荀子,或是孙子、韩非子,他们所有的思想和智慧可以说都是来源于大 忧患。中国士大夫心忧天下,进亦忧,退亦忧,就是大忧患。 后来我发现,那些宗教的创始人,其宗教的创始也是始于大忧患。 这种大忧患的解脱模式有两种,哲学和宗教。哲学会停留在智慧的层 面,通过对事物规律性的把握和认识,避免大损害,认识事物发展规 律,把握它的本质。哲学这样的东西是智者把握。但它不能达到解脱, 不仅不能解脱,有时反而比愚者和庸众更痛苦,更孤独,更不能自拔。 宗教更重要的是强调解脱。通过什么东西解脱,这就是宗教和哲学的争 议。前面的“步骤”都一样,我用智慧来洞见事物的本质,有了洞见,要 不要寻找一种大解脱,大解脱之后能不能得到一种大自在、大欢喜,这 是宗教要进一步探求的。 忧患,可以成就一个大事业,但是不可避免会带来生活的痛苦,这 要看人的造化。人生始于忧患,但是通过人的造化、价值观的影响,人 生的发展最后会出现不同的境界。有一些人一辈子都背着十字架,总觉 得全人类的压力都压在他身上,他要承担,比如耶稣。还有一种承担, 似乎宗教性不是很强,比如说孔子和孟子,有使命感,一天到晚为了推 行自己的王道和社会理性,惶惶然若丧家之犬。这也是一种选择。 还有另一种人没有选择承担,走着走着就解脱了。比如像庄子和老 子这样的人物,对这个世界、生命、人性的洞察是入木三分的,有这样 的洞察他们会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一个绝望的人,但是你发现他们在 著作中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就是选择了一种游戏人生的积极的 悲观主义。积极的悲观主义同消极的悲观主义是不一样的。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