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清单—大卫·伊格曼.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Content 序 (一)(1) 序 (一)(2) 序 (二)(1) 序 (二)(2) 目 录 第一章 生命的清单 第二章 众生平等 第三章 朋友圈子 第四章 物种轮回 第五章 女巨人(1) 第五章 女巨人(2) 第六章 知音玛丽 第七章 演员 第八章 变形记 第九章 弥补 第十章 螺旋 第十一章 等级 第十二章 黏着 第十三章 忧虑 序 (一)(1) 来世:关于今生的寓言  赵海波 这本书的主题是“来世”,或者说死亡,说的是死后你可能会经历或 感悟到的事情。生者当然不会经历什么“来世”,作者也坦承并不存在什 么“来世”,所有议论无非是为“今生”而发 确实,“来世”的话题,只是对 生者才有意义。 “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不知生,焉知死” 。实际上,无论是东方 还是西方,人们都从未停止过对“来世”的想象。这里,我不想对比基督 教、佛教和中国传统信仰的“来世观” (只要Google一下,很容易就找到 一些这方面的材料);看完本书,读者自然也会有自己的评判。我想要 说的是我的一点感慨:这本书的作者怎么会有如此非凡的想象力! 换一个角度去看现实生活,给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考,这需要一定 的想象力,也许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连续变换四十个不同角度,给 出四十种截然不同的思考,而且要个个精彩,这就不是普通的想象力那 么简单,而是需要一种厚实而卓越的想象才能了。 也许算是和本书的缘分吧,在编辑邀请我翻译它之前,我恰好看过 这本书,而且印象颇深。每看完短短的一章文字,都感觉脊梁骨像被钢 针猛刺一下,明确地说,我是被作者的想象力给吓到了。 第一次看到本书的内容是在 《自然》 (2006年10月19 日,第443 卷,882页)杂志上,标题是“死亡旋钮” 。你可能会问: 《自然》?是 那份Nature 世界上最早也最有名望的科学期刊吗?难道有一位与本书作 者同名同姓的科学家? 没错,就是这份期刊,正是这位作者,“死亡旋钮”,也正是本书的 第二十五章。 (这是不是有些超出你的想象呢?)戴维?伊格曼,一名 神经科学家,现在是贝勒医学院“认知与行为实验室”的主任。贝勒医学 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医学院,公认为 全美最杰出的医学院之一。1998年获得神经学博士学位之后,戴维便供 职于该医学院至今。需要说明的是,此前,他是在赖斯大学和牛津大学 读书,而所学专业是 英美文学! 戴维?伊格曼著述颇丰,在神经科学领域发表过大量的作品,如 《大脑的未解之谜》、 《废黜》、 《潜意识的潜霸权》、 《大脑的动态 重组》、 《蔚蓝色的星期三:揭开“通感”之谜》等。十余年来,他和他 的研究团队 (团队中还包括一名赖斯大学的华人毕业生),先后发表了 数十篇神经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此外,就是 《前世今生》这部有些奇 特的文学作品了。 在美国的图书分类中, 《前世今生》属于小说。在国内,如果一位 科学家去写小说,也许有人会被人看做是发神经,不务正业。实际上, 这类有着跨学科背景、并且在不同学科都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学者,不 仅“不罕见”,而且“很常见” 。以我自己的专业经济学为例,一大批诺贝 尔奖得主都出身数学和物理;莫里斯?阿莱长期致力于工程学,还拿过 多项技术发明专利;满纸是数学模型的罗伯特?卢卡斯,本科和研究生 主修的却是历史。更不用说凯恩斯了,他不仅开创了现代凯恩斯学派的 宏观经济学,也是著名的传记作家、在概率论上有着杰出的贡献,而且 还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收藏家。当然,不仅是经济学,其他的学科也大致 如此;也不仅仅是近代如此,在各门具体学科与哲学脱离之前的“通识 年代”,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闪耀着永恒光辉的那些大师们,几乎无一 不是如此。 我之所以要举出这些例子,只是想要说明:大多数人类文明的优秀 成果,都不是出自偶然,而是人类想象力的结晶,是在坚实而卓越的想 象力的基础上完成的。无论具体研究的是科学的哪一个具体分支,一个 学者如果没有广阔的视野,满足于把自己视野局限于一时、一物、一 隅,最后往往会失去了想象力,或者让想象力变得脆弱无力。 除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