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政治(必修4)第一轮总复习课件:课时5求索真理的历程.ppt

2016年高考政治(必修4)第一轮总复习课件:课时5求索真理的历程.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高考政治(必修4)第一轮总复习课件:课时5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时3 求索真理的历程 最新考纲 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判断正误 1.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  ) (2014·浙江卷,30③)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  ) (2013·安徽卷,4③) 3.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  ) (2013·新课标Ⅱ卷,20③) 4.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 (2013·江苏卷,25④) 状元笔记 判断正误 1.× [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相对性。] 2.× [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3.× [认识的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的水平与程度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4.× [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核心考点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考点梳理] 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提醒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续表 提醒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重难突破]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命题角度一 分析判断实践的三个特征[预测题型:选择题] 【典例1】 (2014·江苏卷,3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不同阶段实践条件的变化,人类认识工具不断完备,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提高,这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答案 A 区分实践的基本特征 在题目涉及区分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时,材料中强调“计划”“方案”“规划”的制定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材料中强调历史过程或强调“合作”等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训练1】 (2013·重庆卷,9)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这表明 (  )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C.“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对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解析 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故A项不选;社会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文学创作并不是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实践活动,故B项不选;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故事融会在一起,并不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故D项不选;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 命题角度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预测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 【典例2】 (2013·四川卷,8)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柳诗强调的是“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认识”。①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排除;④强调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排除。 答案 C 【训练2】 (2014·新课标Ⅱ卷,39)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