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红楼梦中林黛玉与晴雯形象之异同
论红楼梦中林黛玉与晴雯形象之异同
论红楼梦中林黛玉与晴雯形象之异同摘要:《红楼梦》一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兴盛走向衰败为背景,描写了宝玉、黛玉与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书中所述人物由清朝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四百四十八人。然而在曹公底下各个人物小到丫鬟大到统治者,其形象在三言两语中都跃然纸上。其中,林黛玉和晴雯这两个绝世佳人的形象更是十分耐人寻味。作为一个寄人篱下的独女和一个身份低贱的婢女,她们又有何异同呢?且听笔者娓娓道。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晴雯;相似:迥异一、黛玉与晴雯相似之处
脂砚斋曾批注“晴有林风,袭乃钗副”。涂瀛在《红楼梦问答》中说,“袭人,宝钗之影子也”;“晴雯,黛玉之影子也”,张新之的《红楼梦读法》也持此说:“是书叙钗、黛比肩,袭人、晴雯乃二人影子也”。于是便有了晴为黛影的说法。从古至今,多少红迷为黛玉魂牵梦绕,深觉晴雯便是黛玉的化身。然而,她们的形似所似何处呢?
(一)孤标傲世与心比天高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潇湘妃子”林黛玉所题《问菊》一诗中有:“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林黛玉此在问菊,实等于在问自己。问自己这般的自居清高却不知偕同何人一起隐居,春季不开却迟迟等到秋天才开花,等待的是什么?这句诗实则把黛玉内心的孤寂高傲表达得淋漓尽致。用孤标傲世形容林黛玉,再恰当不过了。有一说法道是林黛玉是个自恋狂。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她恋的正是自己的实才。她傲的便是她一身浓郁的诗人气质。她为什么总日愁思不断,正是因为她超脱凡尘的感想迟迟未能觅到知音了解。探春借娥皇女英洒泪竹上成斑成湘妃竹(斑竹)加上潇湘馆而送黛玉潇湘妃子的诗翁别号,黛玉未曾像今日现代人一样羞着脸说:“不敢当不敢当。”而是默默认同这一别号。她做人丝毫不慎怕得罪她人,也不虚伪地自谦,即使她卑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地方,但她傲于她自己异于常人的采和思想。
说到晴雯,不得不说她的判词是全书出现得最早的,“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虽不知宝玉为何在薄命司从又副册开始看起,但这恰好说明了晴雯是又副册之首,比袭人更高一层,显示出了晴雯在书中的重要地位。在《红楼梦》中,人物判词是红学家摸索曹公笔下人物的重要材料,一字一句,韵味无穷,所以晴雯的这句判词中的“心比天高”便暗示了晴雯是高傲之风不让黛玉的人。她哪里高,哪里傲呢?有人会说,心再高也不过是个小丫鬟,连家乡、姓氏都不知的一个野丫头,哪里的傲气?还记得宝玉方里还有个大丫鬟秋纹因得了王夫人的赏赐而洋洋得意得和丫鬟们炫耀的同时,被晴雯喷了个狗血淋头:“呸,没见识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要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晴雯表面上不稀罕王夫人所赠衣物,实际上是对王夫人等一系列“位高权重”的“大人物”的蔑视。在那样的一个封建思想及其牢固的社会,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了奴性,丫鬟为主子做奴,儿女为父母做奴,宦官为皇帝做奴……在大观园里的丫鬟却独独她没有这般的奴性,这也怪不得宝玉赞她“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了。
(二)芙蓉女儿与样貌非凡
在第六十三回中,宝玉过寿日开宴席庆祝,并拉上黛玉、宝钗等人一并行酒令抽花签戏玩。在众姐妹中,黛玉抽中的是芙蓉花签。众人亦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做芙蓉。”在第七十八回中,宝玉听小丫头胡诌说晴雯死后当了芙蓉花神的时候转悲为喜,丝毫不加怀疑,以至于在后作了悲壮而凄美的《芙蓉女儿诔》。芙蓉,又分木芙蓉和水芙蓉。那一回中,有句:“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花正开”,于是小丫头便说晴雯是做了芙蓉花神。由“池上”可知这里的芙蓉,是水芙蓉。然而宝玉后却“命小丫头捧至芙蓉前,先行礼毕,将那诔即挂于芙蓉枝上”祭拜。由“芙蓉枝”,可见这里的芙蓉,是木芙蓉。到底是宝玉曲解了丫头所指芙蓉,还是有意为之?为什么曹公不让丫头胡诌晴雯做了海棠花神、牡丹花神,却偏偏是和黛玉一样的芙蓉花神?曹公却未在黛玉抽到芙蓉花签的时候点明是木还是水芙蓉,脂砚斋曾在此批 “此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蒙蔽了去,方是巨眼。”便是这个点,留给无数红迷争论的地方,亦把晴雯和黛玉这两人的命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还记得黛玉的人影儿从芙蓉花里走出的时候,丫头大喊“晴雯真显魂了”的情节。当宝玉从黛玉而改祭“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成“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陡然变色。虽有无限狐疑,外面却不肯露面。看到这里,亦有许多读者说:“怪不得世人都说黛玉酸了。”竟把黛玉误解为吃醋的模样。脂评本有:“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这里的黛玉哪里是吃醋,分明是这祭祭的不单是晴雯而是黛玉呀。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里的芙蓉便是水芙蓉了,可见用芙蓉喻晴黛,是何等的恳切。而芙蓉不单是秉性高洁,亦是天生丽质。
文档评论(0)